護理師常態清掃 卓揆:醫院可降級

慈月基金會3日舉辦第14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時表示,護理師絕對不是常態要做清潔工作的,如果嚴重的話,醫院降級都有可能。圖爲護理師歡慶獲獎。(杜宜諳攝)

慈月基金會3日舉辦第14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以終身志工身分到場支持,在致詞時承諾,要維護護理工作的尊嚴。如果讓護理師去常態地做清潔工作,「這種醫院,我們要把它抓出來」,若情況嚴重,降級都有可能。護理界、醫界都表示支持,認同落實專業分工,若真有不恰當情況,理應被找出。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每個醫事人員都有專業,大家各盡職守,不能容許專業人員去做非專業的事情。當然,也要了解醫院是否真的有這種狀況,以臺大醫院老鼠事件爲例,醫院是要求所有同仁吃完飯把垃圾整理好,纔不會有老鼠,應該要幫臺大醫院澄清。

邱泰源說,專業工作已經很忙,尤其護理師,一頓飯可能要吃3次才能吃完,時間非常緊迫,太多其他的事務,會要求醫院遵守卓院長所要求的。執行上,透過護病比、護理人員的排班等都能得知,加上評鑑也有會談,且不限於管理階級,基層人員也會有,這是評鑑的必要,能瞭解到每個醫事人員的工作狀況。衛福部已要求各個醫院不能有這樣的事情,會繼續監測。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麗琴表示,院長的意思是讓大家尊重專業,護理團體當然支持,護理師的工作是照顧病人,至於清潔工作,可幫忙照看,瞭解有無注意SOP,避免感染。臺灣約95%以上的醫療院所都有清潔人員,會需要從事清潔工作的,大多爲診所,地區醫院可能有,但應是少數。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護理人力已短缺,工作壓力沉重,若還要加入非專業事務,將壓縮服務品質,影響病人安全。大型醫院都有專門的清潔人力,輪不到護理師做。

洪子仁表示,院長所提的政策提醒了醫院要落實專業分工,醫界將配合衛福部的監測機制,若真有不恰當情況,理應被找出來。除專業分工,還要強化友善職場,落實合理的護病比,透過科技降低護理人員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