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大全國實作競賽登場 33校50名技職菁英拚技術

▲虎科大辦理全國工業類科實作競賽,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虎科大校長張信良、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與友嘉實業總經理繆武良到場勉勵參賽學子。(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金屬切削聲此起彼落、火花乍亮又瞬間熄滅,選手神情專注、手法俐落,在刀具與鋼材交錯之間,展現臺灣技職教育最紮實的一面。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攜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及友嘉集團,共同舉辦「114年全國工業類科實作競賽」,全國33所高工與職校、共50位技職菁英以汗水與精準度拚出榮耀。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親臨現場,逐一觀摩選手實作過程,感受到現場濃厚的技職氛圍。她表示,技職教育是國家產業發展的根基,感謝友嘉集團提供競賽經費、雲嘉南分署提供場地及材料,也肯定虎科大多年來深耕產學訓合作的成果。楊玉惠說,未來教育部將研議加碼競賽獎金,鼓勵學生持續精進技術,並提供技優生多元升學與出國觀摩機會,讓臺灣的技職實力持續向上。

虎科大校長張信良指出,這項競賽至今已邁入第十一年,是連結產業與教育的重要平臺。今年特別與16所高工、職校簽署策略聯盟,攜手打造「工具機人才培育網絡」,讓技術訓練從校園延伸到產線,形成一條完整的人才鏈。他說:「青年學子在競賽中學到的不只是操作,更是面對問題、即時解決的能力,這正是產業最需要的實戰精神。」

本次競賽聚焦工具機產業核心技術,設有「車牀組」與「模具組」兩大項目,選手須在限定時間內,使用多種刀具製作指定零件,公差僅能容許微米誤差。賽場上不時傳來量測工具碰撞聲,選手們屏息檢查尺寸,展現精密加工的專注與自信。最終,「車牀組」由埔里高工拔得頭籌,木柵高工與大湖農工分居二、三名;「模具組」則由新北高工奪冠,成大南工與西螺農工緊追其後,各組前三名可獲獎狀與最高新臺幣三萬元獎金。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臺灣機械與模具產業對技術人力需求殷切,具備車、銑牀操作技術者可從事製程工程師、數控技師、航太零件加工等職務,5年內薪資平均逾4萬元。他強調,透過職訓與競賽結合,能有效縮短學生與產業之間的落差,達到「學以致用、訓用合一」的目標。

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羣董事長黃威翌也指出,技能競賽不只是比技術,更是年輕學子邁向職涯的起跑點。企業的參與能讓課堂與工廠接軌,讓學生在實戰中累積經驗。「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他語氣堅定地說,「唯有不斷培育具國際視野與專業技能的青年,才能讓臺灣產業持續在全球舞臺發光。」

張信良最後強調,虎科大未來將持續整合政府、企業與學校資源,打造技職教育的永續平臺,讓每位懷抱技術夢想的青年,都能從學校走進產業現場,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藍圖。

▲競賽致勝關鍵在於加工成品的精準度與選手技術及穩定度,展現臺灣技職教育的實力。(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