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變半屏山 挑戰臺灣競爭力

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摘自臺積電Linkedin)

賴清德總統去年就職演說中提到,將站在矽島的基礎上推動臺灣成爲人工智慧之島,期許以AI的算力提升國力、軍力、人力以及經濟力,創造臺灣第2次經濟奇蹟,但就職還未滿1年,護國神山臺積電面對川普威脅,成了半屏山,還宣佈加碼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專家提醒,需注意美國是否可能要求拆分亞利桑那州(簡稱AZ)子公司。

臺積電宣佈加碼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累計投資1650億美元,但川普並不滿足,多次在公開場合中提到,將臺積電的投資額增至2千億美元;雖然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多次強調,在臺灣、海外投資計劃不變,未來數年持續深耕臺灣,預計未來將有11座晶圓廠以及4座先進封裝廠,但對臺潛在負面影響仍在。

彙整法人報告顯示,臺積電對美擴大投資的影響,包括勞動力移轉、供應鏈外流、稅收、內需消費力等;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表示,美國人才供給不足是事實,預期臺積電的AZ新廠在2027年以前,都會以臺灣人力爲主,且臺灣的工程師性價比高,因此外流的情況持續存在。

爲補足半導體人才,政府持續與學界合作,成立半導體學院,但林偉智提醒,後續還要注意當硬體人才過多時,產業將出現偏廢情況,屆時轉型高附加價值軟體業就有難度。

臺積電預期在AZ建立海外最大半導體聚落,屆時將有30%先進製程產能,以規模經濟維持毛利率,經濟部長郭智輝證實,臺積供應鏈未來將外移至美國,法人認爲此情況將讓供應鏈短期內資本支出增加,營收雖可望增加,但毛利率可能降低。

臺積電上月初代AZ子公司宣佈,將現金增資75億美元,發行750萬股,將由臺積電收購,並且自2月12日起,符合重要子公司的定義。

林偉智提醒,拜登政府時期就曾提到美國價值會相對傾向補助美國公司大於海外公司,因此不排除未來臺積電的AZ子公司,可能會在美方要求下成爲由多方持有股權的獨立公司,雖不是因非反壟斷議題的全部拆分,但對公司確有實質營收與產能規模的影響,在賴政府上任一年之際,如何持續保有臺積電以及臺灣產業競爭力,將會是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