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岸設施殘破 臺南七股潟湖恐消失

臺南七股網仔寮汕守護七股潟湖,也是曾文溪以北主要的牡蠣養殖區。圖/臺南社大提供

臺南市青山港汕、網仔寮汕守護着北門潟湖與七股潟湖,不敵極端天氣及颱風的風暴潮,摧殘與破壞嚴重,雖設置沙腸袋,以減浪柵守護沙洲,但環保團體指人工設施微不足道,沙洲、潟湖恐全面消失;市府水利局表示,會與水利署密切合作,守護海岸和潟湖。

臺南社大環境小組日前到北門、七股、將軍海濱調查海廢及記錄海岸變化,青山港汕近年頻遭風暴潮掃過,防風林早已死光光,市府以沙腸袋守護,但沙腸袋久了質劣,失去功能,市府目前正進行灌袋,重築防護線。

研究員晁瑞光說,網仔寮汕北側防風林之前遭衝破,去年新築的防浪柵也在臺風時遭風暴潮破壞,少了防護,現在到了碼頭已幾乎可見海;七股雷達站處過去是潟湖,如今退潮已幾乎是沙灘,僅剩約100多公尺水域。

環團表示,曾文溪以北的海岸線,因沙灘後退等影響,許多防風林難擋海浪衝襲陸續枯死,國聖燈塔附近最爲嚴重,七股潟湖與北門潟湖是重要養殖區,因潟湖外的青山港汕、網仔寮汕抵擋不住海浪等影響,再加上淤積,北門潟湖退潮時已如沙灘,七股潟湖淤積也加重,雖有疏濬,但仍敵不過自然的力量,擔心再過幾年,七股潟湖將成彰濱海岸景象。

市府指出,委請成大團隊就曾文溪以北就漂沙、季風、洋流、凸堤效應等做綜合性研究,守住頂頭額汕、青山港汕、網仔寮汕是重中之重。

水利局長邱忠川也強調,曾文溪以北的海岸防護有很多建議,包含設置離岸堤等,會先做好相關研究,包括數值模擬、水工模型等,以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