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指部推後備戰士 今年招270人

後指部今年將招募270名後備戰士,以士官與尉校級軍官爲主。圖爲「後備戰士」練習槍枝分解與結合。(軍聞社)

國軍「後備戰士」制度推動多年,成效不佳,不受軍方重視。軍方消息來源說,後備指揮部考量部隊屬性,今年決定大力推動,並招募270名後備戰士,以士官與尉校級軍官爲主,可以在平日或假日到部隊,每月入營至少2天、每年參與重大演訓,全年在營應在29天以上,在營時間「朝8晚5」,薪水依照退伍階級、俸級換算日薪。

軍方官員說,如果願意半個月當後備戰士,半個月做自己的事,後指部也歡迎。

國軍推動後備戰士制度,是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於參選總統的國防政見之一,構想參照美軍國民兵制度,並寫成國防藍皮書。

蔡英文2016年當選後即開始推動,但僅海、空軍成效不錯,陸軍不太重視,因限定後備戰士假日到營區,幫不到部隊什麼忙,有立委一度質疑後備戰士推動成效不佳,乾脆取消。

後備戰士雖是仿傚美國國民兵制度,唯國軍實施是依民進黨政府規畫,只限假日入營,所以又稱週末戰士,軍方定名爲「後備軍人志願短期入營服役」,由於名稱太長被立委罵翻,國防部始正名爲「後備戰士」。不過,後指部今年將放寬限制,後備戰士不限假日,平日也可到部隊「上班」。

根據後指部114年「後備戰士」實施作法,「後備戰士」以提升國軍整體戰力爲目的,招募「後備戰士」納入國軍部隊編組,由海軍、空軍、資通電軍及後備指揮部之特戰、水中爆破、兩棲偵搜、飛行、修護、資訊、動員、步兵、迫砲等專長之志願役後備軍人,以助戰時動員後,立即形成戰力。今年後備戰士招募員額,包括32個單位、27種專長、305名,其中後指部將招募270名。

據指出,後指部招募的270名,軍官階級介於少校至中尉,士官則是介於士官長至中士,專長含括迫砲、機槍、機步、運輸、補給等10種,供18個縣市後備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