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抵臺第1站!新北貢寮田寮洋生態旅行 探訪368種鳥類秘境
▲田寮洋紀錄到的鳥類高達368種,小旅行由專業領路人帶領至田區賞鳥。(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新北市農業局與人禾環境倫理髮展基金會長期合作,輔導貢寮田寮洋農民轉作友善耕作,維護候鳥棲息環境。今年更與在地創生團隊「曙旅工作室」合作,於11月16日及12月6日推出2梯次「田寮洋生態小旅行」,每梯次限量35人,總計70個名額,即日起開放報名。民衆將在專業領路人帶領下,走訪田寮洋與龍門沙灘兩個生態秘境,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旅。
位於臺灣東北角的田寮洋,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長期棲地保育,成爲許多候鳥飛抵臺灣的第一個休息站。根據全球知名鳥類資料庫eBird統計,田寮洋已記錄到高達368種鳥類,種類數量爲全臺之冠。新北市農業局除了輔導農友轉作友善耕作,更推出友善品牌「信鳥到站」及農產品「羽豐米」,透過品牌故事喚起大衆對生態保育的認同。爲兼顧生態,農友在收割後、冬候鳥抵達前,會提早翻犁並維持湛水環境,供水鳥棲息。田區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並以人工除草等方式耕作,讓高蹺鴴、小環頸鴴、小水鴨、鷺鷥等冬候鳥能安心覓食、補充體力,繼續南飛。
▲賞鳥活動應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的原則,以免對鳥類造成干擾。
小旅行上午由長期關注貢寮生態的人禾基金會帶領,進入田寮洋賞鳥,觀察雁鴨、鷸鴴、鷺鷥及猛禽等鳥類,認識以友善耕作維護生態的農田景觀,並體驗利用再生稻梗編織吉祥「注連繩」。中午則享用田寮洋生產的「羽豐米」及在地當令風味餐,以實際行動支持生態保育。下午由專精漁村導覽與海女文化推廣的「曙旅工作室」帶領,走訪龍門社區,認識濱海聚落人文歷史,探訪沙灘上的濱防風、濱璇花、濱蘿蔔、海米等珍稀濱海植物。從農田到海岸,順着雙溪河從田寮洋到龍門,完整體驗「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態旅程。
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田寮洋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劃」中,東北角溪流保育軸帶的重要點位。農業局透過輕旅行讓民衆親近生態、認識友善農業,宣傳棲地保育的重要性,理解野生動物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達到寓教於樂的目標。他也提醒民衆,賞鳥時應遵守「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禁止騷擾野生動物,切勿使用非法誘拍方式,並避免闖入田埂、開車進入田區堵塞農路。同時應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三不原則,保持安靜,避免干擾鳥類。
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分別於11月16日與12月6日從臺北火車站出發,每梯次35人,活動費用每人1,200元,歡迎大小朋友踊躍參與,與候鳥一同飛翔,與土地共好。詳細活動資訊請洽「人禾環境倫理髮展基金會」官網。
▲地創團隊曙旅工作室領路到龍門社區體驗濱海聚落的人文歷史。
▲龍門沙灘上的濱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