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鎮大莊裡道路改善工程動土 盼年底前完工通車

後龍鎮公所17日上午舉行16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劃動土典禮。(呂麗甄攝)

後龍鎮公所17日上午舉行16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劃動土典禮。(呂麗甄攝)

後龍鎮長謝清輝表示,這條瓶頸道路已存在40多年,這次獲得中央及地方支持,快速完成各項程序,對居民生活安全與產業發展都大有助益。(呂麗甄攝)

工程新闢串聯後龍都市計劃16號與20號道路,全長約126.864公尺,寬8公尺,分兩段改善,提升路網功能與交通便利性。(後龍鎮公所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工程新闢串聯後龍都市計劃16號與20號道路,全長約126.864公尺,寬8公尺,分兩段改善,提升路網功能與交通便利性。(後龍鎮公所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後龍鎮大莊裡約6,000名居民,多年來因都市計劃道路未打通,交通瓶頸影響生活與區域發展。後龍鎮公所17日上午舉行16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劃動土典禮。副縣長邱俐俐表示,這段雖短的瓶頸路卻是串聯生活與產業的重要節點,對後龍整體發展具有關鍵意義。

後龍鎮大莊裡約有6,000名居民,長年受限於都市計劃道路未貫通,交通不便、發展受阻。後龍鎮公所17日上午舉行16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劃動土典禮,副縣長邱俐俐、立委陳超明秘書、苗栗縣議會議長李文斌、縣議員們、後龍鎮長謝清輝及多位地方人士共同出席。

本工程位於後龍都市計劃區內,緊鄰16號都市計劃道路,因未闢通形成交通瓶頸,影響通行安全與效率,亟需改善。完工後將串聯後龍都市計劃16號與20號道路,提升居民出入便利與防災救災效率,強化整體路網功能。

後龍鎮公所表示,改善路段共兩段:第一段長31.961公尺,寬8公尺;第二段長94.903公尺,寬度亦爲8公尺,總長約126.864公尺。工程採用環境友善的冷拌瀝青基底層,兼顧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預期將有效降低交通風險,加速消防與救護車通行,進一步提升地方防災能力。

工程總經費爲6,151萬5,000元,由中央補助3,481萬1,750元,後龍鎮公所自籌配合款2,670萬3,250元。施工期限爲150天,預計於今年底前完工通車。

副縣長邱俐俐表示,16號道路周邊瓶頸路段雖短,卻是連結社區與產業的重要節點。長期未打通,造成居民通行及物流不便,爲縣府、公所與議會共同關注重點。後龍鎮爲苗栗推動「大矽谷計劃」核心據點,產業專區去年已露出曙光,周邊道路與環境整備對招商引資至關重要。此次打通瓶頸路段,將奠定交通基礎,形成完整路網,帶動後龍發展新契機。

邱俐俐進一步指出,希望透過此次工程促使地方盤點尚未暢通的關鍵路段,攜手縣府、公所及中央合作,落實「交通先行、產業才能啓動」策略。她坦言,《財政收支劃分法》對地方財政造成壓力,期盼鄉親與各界支持地方建設,協助排定優先順序,確保基礎工程如期完成,爲產業專區啓動做好準備。

後龍鎮長謝清輝表示,這條瓶頸道路已存在超過40年,如今在中央與地方支持下迅速完成各項程序,不僅改善居民通行安全,也將爲地方產業與觀光發展奠定基礎。

苗栗縣議會議長李文斌指出,道路開通後,大莊裡的交通將更爲通暢,對救災與居民日常生活皆具實質助益。感謝中央與地方的支持,並期許未來能爭取更多建設資源,持續推動地方發展。

大莊裡林姓居民表示,這條路一旦打通,孩子上學與居民外出都會方便許多。以往繞路不僅耗時,還常遇車多塞車的情況,如今終於要通了,大家都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