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遠投顧榮獲 CMoney 第五屆金曜獎「報酬預估最佳獎」第三名

在CMoney最新公佈的第五屆金曜獎評選中,宏遠投顧以卓越的表現榮獲「報酬預估最佳獎」第三名及「盈餘預估準確獎」第三名,已連續四年蟬聯榜單,展示公司在培訓研究員和推動企業文化方面的獨到之處。

宏遠投顧表示,展望未來,預期臺股第3季可能漲多出現修正,第4季纔有反彈機會,具備AI題材、匯率受惠的進口型產業可能相對抗跌。臺股自4月份低點一路上攻,短線最多大漲5,000多點,然中美關稅90天寬限期即將於7月初結束,若無較好的關稅優惠條件或是新的暫緩措施,6月中旬以後上船將無法送達美國,可能6月業績不見得會好,以及第2季緊急出貨後,下半年業績可能不會好,市場將可能提前反應。

且新臺幣自4月以來累積升值約11%,若企業無法即時將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上,將面臨第2季獲利大幅侵蝕;若新臺幣在下半年沒有大幅回貶回來,大升11%將持續影響下半年美元營收會算回新臺幣的減項,影響下半年業績及獲利。

由於市場分析師都沒有預估新臺幣大幅升值對外銷公司營收及獲利大幅衝擊,對今年的獲利都有高估的情況,需提防第2季財報公佈後,分析師對外銷公司出現獲利大修正,屆時若出現負面消息恐將影響臺股大盤及個股股價表現。

選股方面,下半年仍以AI相關供應鏈爲主軸,受惠於全球資料中心建置需求與中東替代出海口,包括AI伺服器、散熱模組、PCB與CCL廠商,具備長線優勢;此外,進口型產業也將因匯率利多而受益,以食品股爲例,當臺幣升值,進口成本就會下降,可留意本益比偏低的內需型個股。

不過,即便AI持續火熱,也需注意基本面獲利支撐與全球經濟不確定對產品滲透率的影響,例如AI PC、手機、消費性產品、非必要的消費產品,若因經濟不佳則終端需求恐受限;另外,指數及個股股價大漲後,許多沒有獲利支撐的題材股,若股價大漲則須謹慎因應,觀察產業動能仍應迴歸財報與營收變化,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