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耀丹檢——丹東檢察院黨建品牌創建側記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通訊員 董宇丹 尚禹彤

走進遼寧省丹東市人民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在“黨員示範崗”前,青年黨員正耐心地接待來訪羣衆;走進院史館,一抹紅色主題的黨建示範牆映入眼簾,悉數記錄着各黨支部的品牌和光榮榜;走進黨員活動室,“黨員風采”欄定格下黨員幹部履職辦案、隊建活動的生動瞬間……

近年來,丹東市人民檢察院堅持黨建引領,全院10個黨支部中,4個被評爲五星黨支部,1個黨支部榮獲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示範點,“紅星耀丹檢”黨建品牌入選市直機關“十佳黨建品牌”,10餘家單位到院參觀學習。

“組合拳”打開“新局面”

一直以來,丹東市檢察院堅持全院“一盤棋”,念好黨建與業務“融合經”,通過月部署、季通報、年述職,真正實現檢察業務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黨員的履職能力不斷提高、履職活力持續迸發。

爲提高黨建工作質效,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丹東市檢察院練成了一套“組合拳”,明確“強黨性、強本領、強作風,爭當業務標兵、爭做優秀黨員、爭創先進集體”的“三強三爭”標準,調動黨員履職積極性。

嚴格落實黨建工作制度,黨組帶頭落實制度,加強督查督辦、強化隊伍建設;探索“黨建主題+檢察專題+支部選題+黨員答題”的黨建活動模式,豐富拓展“黨建+”工作載體;鼓勵支部自評“奉獻之星”,發揮黨員工作模範帶頭及“傳幫帶”作用,強化黨員的責任觀念和擔當意識。

用黨建“搭橋”,讓業務“過河”,這些舉措正是丹東市檢察院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生動寫照,也爲檢察履職注入強大動力。2024年,9個案件獲評最高檢、省檢察院典型案例。辦理的某企業違規領取國家貼息補貼案,被最高檢評爲典型案例。辦理的“丹東草莓”知識產權保護案入選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白皮書。

“檢察藍”融入“英雄紅”

走進院史館重溫光輝檢史,走進社區重溫初心使命,走進紅色遺址重溫紅色精神……如今,丹東市檢察院組織黨員開展“四走四重”活動已成爲常態,實現學黨史與辦業務同步、守初心與擔使命並行,以時刻踐行“檢察向黨”的政治忠誠持續煥發檢察工作現代化的磅礴生機。

丹東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侯樹傑表示,丹東豐富的紅色資源,既是寶貴生動的紅色實景課堂,也是檢察機關以法治力量推動紅色資源保護的職責所在。近年來,丹東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先後辦理了保護志願軍公園英烈紀念設施形象行政公益訴訟案、保護鴨綠江浮橋遺址行政公益訴訟案,從一案到類案,從辦理到治理,實現了以檢察之力守護紅色記憶,以法治之力捍衛英烈榮光。

“一束光”點亮“滿天星”

“丹東檢察不僅是榮譽的傳承,更是一種能量的傳承,這種傳承於理念、於研學、於辦案、於精神境界、於業務素養、於作風品格,注以匠心,傳承有新。”逄燕妮作爲丹東市檢察院最年輕的檢察官,前不久獲得“遼寧省最美巾幗奮鬥者”稱號。雖爲“90後”,但她此前也是全國模範檢察官、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遼寧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的獲得者。

近年來,丹東市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對年輕黨員的培養,出臺“丹檢青才計劃”,全鏈條打造檢察人才梯隊。通過政治輪訓、檢察講堂、讀書沙龍、青訓座談等形式,在政治訓練中“築能”;組織庭審觀摩、法律文書評比、論辯賽、業務競賽等實戰練兵,在專業錘鍊中“提能”;搭建黨員示範崗、輪崗交流、政法幹警下基層、援疆等平臺,在實踐鍛鍊中“強能”。年輕幹部階梯式成長、壓茬式成才,一大批年輕幹部履新上任。目前,丹東市檢察院“80後”中層幹部佔比82%。

組織開展“學典型人物見賢思齊出佳績、學典型案事例追求極致出精品、學典型經驗勇於創新出成果”的“三學三出”活動,鼓勵廣大黨員以榜樣爲鏡,向先進看齊。同時,通過本地報刊設檢察專版、新媒體發喜報、機關樓大屏展播等方式,讓優秀年輕幹部從“幕後”走到“臺前”,大力營造傳承有我、榜樣輩出的良好氛圍。

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以黨建帶隊建促業務的“集羣效應”凸顯。近年來,丹東檢察機關共有32人入選全國、全省檢察人才庫,23人次獲全國、全省檢察業務標兵、能手稱號,120篇論文獲省級以上表彰,“忠誠、情懷、至臻、責任、傳承”的丹東檢察精神日益迸發出蓬勃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