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血液永流淌 紅色基因代代傳

四渡赤水戰役勝利90週年之際,在瀘州市古藺這片紅色的“得意之地”,各級關工組織一直踐行着對紅色精神的傳承,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爲紅色基因傳承貢獻了關工力量。

下發課件精益求精 基層組織參照藍本

爲解決“五老”宣講員“講不完、跑不贏”的問題和紅色文化宣講講什麼的問題,縣關工委組織對宣講課件進行了徵集、完善,將修改完善後的課件印發到鄉鎮、學校關工委,使更多的宣講員有東西、有依據可講。全縣徵集到紅色文化課件29件,集中打磨下發優質紅色文化課件18件,充分調動起基層關工委積極性,特別是鄉鎮一級關工委宣講員,利用課件模板開展進學校、進村社、進景點的宣講模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五老宣講全面深入 紅色故事人人可說

關工委組織開展紅色文化“五進”校園活動以來,各學校從培訓教師宣講員到培養紅領巾宣講員取得較好成績。開學第一課,全縣的“五老”宣講盛況依然持續發熱,一堂堂精彩紅色宣講走進各個校園,縣、鎮街、村社關工委的宣講開了好頭,啓了好篇。更多的學校在平常,更是主動開展主題班會,週一早會、國旗活動等形式爲紅領巾宣講員搭平臺。今年全縣開展的五老宣講紅色文化場次超80場,覆蓋全縣中小學校,紅領巾宣講員宣講場次超過30場次。此外,太平鎮學子用英語解讀四渡赤水紅色故事受到普遍的社會關注。

學校研學活動多樣 學生收穫豐富知識

爲了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學校一級關工委主動作爲,積極聯繫研學機構和志願者,充分利用週末時間豐富青少年學生的假日時光。特別是在四渡赤水戰役勝利九十週年和清明節等時間節點,全縣形成了廣泛開展研學的紅色教育盛宴,爲紅色傳承在青少年心中撒下種子。自春季開學以來,各類紅色研學活動開展近120場,參與青少年超7000人次。

紅色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代人共同的努力和踐行,關工委“五老”要充分發揮經驗優勢,積極參與,讓紅色基因根植於每一名青少年的心中,爲結出耀眼的紅色碩果貢獻關工力量。(鄧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