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口碑票房慘敗,胡玫的指責折射內娛怪現狀

沉寂多年後的胡玫導演,又一次因爲拍了一部非經典的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再度遭遇審判,連同女主角也被罵上了熱搜。

同樣是曾經口碑和聲譽很高的胡玫,這一次爲什麼失敗了?

首先,相比四大名著中的其它三部,《紅樓夢》的翻拍本身就註定了很難很難。

《西遊記》怎麼改,加陰謀論都沒問題,甚至有改編孫悟空和妖精談戀愛,也能夠吸引更多獵奇的觀衆去看;《水滸傳》把宋江寫腹黑,把潘金蓮寫成悲情人物也沒多大關係,反而會有一定的良性的爭議性,有助於傳播。《三國演義》現成拍就很好。

這三部小說的受衆,普羅大衆居多,各個年齡層和文化程度的都有,而且這三本是評話裡殺出來的,接受過市場化檢驗。

《紅樓夢》作爲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受衆不一樣,非但比較少,也最挑剔。正如“每個人眼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紅樓夢和林妹妹”,紅學家研究近一百年都研究不明白,最近更有癸酉版的足本現世,據說胡適手上就是這本。反正莫衷一是,怎麼拍都是討罵。

其次,縱向對比胡玫導演此前的幾部口碑佳作:

《雍正王朝》:唐國強、焦晃領銜主演,其他配角也是實力派;

《漢武大帝》:陳寶國領銜,焦晃男二號,還有衆多國家一級演員宋曉英、高發、馬少驊、陸樹銘等老藝術家,歸亞蕾、張世等臺灣資深演技派出演;

《喬家大院》:陳建斌,蔣勤勤、馬伊琍實力派主演,還有配角倪大紅、娟子、雷恪生、王繪春、王輝、陸建民、呂中,都是不會拖後腿的演技派;

以上幾部公認的“經典電視劇”,都是當時還未浮躁的演藝圈,一羣藝術工作者,嘔心瀝血,羣策合力的結果,絕非導演一人之功。哪怕是匯聚這樣的優秀劇本和演員,換成任何一個導演,都不會導的太差。

還有,有媒體報道,胡玫導演在這幾個項目中,並非真正的項目主導者,憑她自己的實力和能量,也斷然拉不起這樣的“重點項目工程”的。她只是被上級安排任命,做導演這項工作罷了。工作任務完成得再出色,也並不代表着她真正自己主導一個大規模的影視項目,也能複製前作的成功。

集體主義的最大壞處大概就是有些人覺得自己行。

一旦到了自己作爲主導的影視劇導演,胡玫的真實的水平就暴露無遺,雖然有經典的《紅樓夢》藍本作爲依託,可是也只是借了一個殼而已的偶像劇罷了,再加上資本塞進來的醜孩子主演,要顏值沒有顏值,要演技又不如羣演,而且因爲年輕和生活閱歷的淺薄及文化水平有限,根本體會不了作爲《紅樓夢》男女主角的時代背景下的情感寄託和依戀,以及那種痛苦,反而演成了一部平淡的古偶劇。

失敗就是一種必然。

再次,綜合來看,頂着一部頂級ip的名著改編、著名導演的作品,卻根本沒有任何人期待其本身的質量和票房,本身就是匪夷所思的。

該片從立項、選角開始,到發佈一個個預告片花,就是一臉撲街向,根本沒有任何正常人會看好。影片上映前,各大評測平臺,早早就給出了票房1000萬~2000萬的極低預測。

區區222萬的首日票房,連4.4%的首日排片,居然都根本吃不下,只拿到了1%的票房份額,位列同檔期電影第八名。第二天更是以2%的排片,只拿下0.4%的票房額,104.8萬,掉到了同檔期電影第十三名,隨後就一路下滑。

而當一部影視劇看不出來錢花到了哪裡,那大概率就是爲了洗錢。

據悉,首映第二天,胡玫導演就飛國外去了,還直言票房多少和她無關。可見其對於職業的基本尊敬都沒有,何談敬畏之心呢!

最後,當市場變得越來越浮躁的時候,對於名利誘惑更大的娛樂圈來說,想要名利雙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迅速爆紅,也並非一部作品就可以續命,紅乃時也命也,不是資本堆砌就可以憑藉虛假的流量飛昇頂流的,反而會飛得越高,跌得越重。

橫向對比《新紅樓夢》和小演員版本的《紅樓夢》幾場戲,這部電影演員的演技還不如那些小孩子版紅樓夢,也真的是一黛不如一黛。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18年你就盤出了這麼個垃圾,你說是誰的問題?不會是18年裡默默呼吸的觀衆的問題吧?

娛樂圈苦網友和觀衆真是久矣!網友和觀衆已經長大了,他們卻還沉浸在大鍋飯的意淫中無法自拔。

羿雲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諮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衆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