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景光電IPO:仰仗的第一大客戶,未來會“變心”嗎?

文/曦一

編輯/漁夫

來源/萬點研究

近期,廣東弘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弘景光電”)獲得IPO批文,距離上市更進一步。

弘景光電主要從事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其中在全景/運動相機領域,根據 Frost&Sullivan 數據推算,弘景光電2023年在全球全景相機鏡頭模組市場的佔有率達25%以上。

但萬點研究發現,弘景光電第一大客戶影石創新曾公開表示,將進一步優化供應商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光學巨頭歐菲光已經與影石創新合作。那麼,弘景光電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

另外,弘景光電身上還有不少看點,比如突擊入股、關聯交易、實控人學歷、業績承諾等。

業績仰仗第一大客戶

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弘景光電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分別爲2.52億元、4.46億元、7.73億元、4.5億元。需要指出的是,弘景光電2021年前五大客戶中並沒有影石創新的身影,即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低於7.48%(彼時第五大客戶佔營業收入的7.48%)。

2022年,弘景光電與影石創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弘景光電承諾就其供應給影石創新的產品在成本方面給予最優惠支持,利潤率不高於公司與其他客戶合作的同類產品利潤率。

受此影響,2022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弘景光電的第一大客戶均爲影石創新。相關金額分別爲1.44億元、3.54億元、2.11億元,佔弘景光電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32.2%、45.84%、46.94%。

前五大客戶摘要,數據來源:註冊稿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官網,截至2024年12月22日,影石創新正在科創板IPO,並因財報更新處於中止狀況。

儘管影石創新披露的財務數據比較老舊,但有意思的是,影石創新曾在科創板IPO問詢函的回覆中表示,公司智能影像設備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產品、零部件設計、生產設計以及算法、軟件開發環節,而非零部件和相機的組裝生產環節。在鏡頭模組採購方面,主要由公司根據產品定位和拍攝標準設計鏡頭參數,由江西聯創、弘景光電等光學鏡頭製造商根據該等要求進行定製化生產,鏡頭模組的生產製造環節並非公司產品的核心技術環節。此外,由於國內光學鏡頭製造行業發展較成熟,市場上有較多優秀的光學鏡頭製造商,可滿足公司對鏡頭模組的採購需求。報告期內,公司對江西聯創、弘景光電的鏡頭模組採購佔比下降,除江西聯創、弘景光電外,公司與餘姚舜宇智能光學技術有限公司、東莞泰聯光學有限公司、光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光學鏡頭製造商亦建立了合作關係。隨着公司業務的不斷髮展,鏡頭模組採購需求增加,公司將進一步優化供應商結構。

影石創新科創板IPO進程,數據來源:上交所官網

另外,根據弘景光電2024年1月披露的第二輪審覈問詢函的回覆意見可知,影石創新2022年以來上市的產品及尚未量產的新產品,除了向弘景光電採購外,還向同類供應商聯創電子、舜宇光學科技、亞洲光學、歐菲光等採購。

東方財富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3日,聯創電子、舜宇光學科技、歐菲光的總市值分別爲106億元、694.47億元、410.63億元。而深交所官網顯示,弘景光電此次IPO預計融資金額爲4.88億元,發行不超過1588.67萬股,佔發行後總股份的25%。以此計算,弘景光電達到預計融資金額時的估值爲19.51億元,遠低於聯創電子、舜宇光學科技、歐菲光等的市值。

從毛利率角度來看,東方財富顯示,聯創電子、舜宇光學科技、歐菲光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爲8.67%、17.21%、10.88%,而弘景光電爲30.75%。

在此背景下,這些市值更高的同行未來會不會搶奪弘景光電在第一大客戶影石創新的份額?

影石創新供應商摘要,數據來源:第二輪問詢函回覆

突擊入股與關聯交易

證監會官網顯示,突擊入股主要是指擬上市公司在上市申報材料前的1年內,有機構或者個人通過增資或受讓等方式成爲公司新股東的情形。深交所官網顯示,弘景光電IPO獲得受理的時間爲2023年6月。

註冊稿顯示,弘景光電申報前一年新增股東包括德賽西威和勤合創投等。具體來看,德賽西威和勤合創投在2022年8月對弘景光電增資,增資價格爲 19.80元/股,合計款項約4950萬元。並且,自然人股東易習軍、弘景光電實控人趙治平,以及其一致行動人周東等還以18.37 元/股的價格向德賽西威和勤合創投轉讓股份,合計款項約3674萬元。

弘景光電達到預計融資金額時,弘景光電估值爲19.51億元。考慮稀釋作用,德賽西威和勤合創投手中股份估值爲1.38億元,相較“成本”8624萬元增值了5189.03萬元,增值率爲37.57%。其中勤合創投增值了2075.69萬元。

申報前一年新增股東,數據來源:註冊稿

德賽西威由於持股比例超過5%,所以德賽西威被認定爲關聯方,相關交易屬於關聯交易。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弘景光電對德賽西威的銷售收入分別爲14.90萬元、220.82萬元、1807.16萬元和1004.57萬元,呈逐年增長。

勤合創投雖不屬於關聯方,但若弘景光電成功上市,並達預計融資金額時的估值,勤合創投也可收穫不少。從股權結構來看,勤合創投出資最多的合夥人爲上海摩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佔出資額的49%。上海摩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爲華勤技術全資子公司。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華勤技術均爲弘景光電第三大客戶,相關金額分別爲5143.02萬元和2602.14萬元,佔弘景光電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6.65%和5.78%。而2021年和2022年,華勤技術均未進弘景光電前五大客戶,即佔比分別低於7.48%和4.83%。

食堂主任是發明人“達人”嗎?

國家知識產權局2021年3月發佈《關於規範申請專利行爲的辦法》的公告。對於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爲及非正常專利申請,按照該辦法嚴格審查和處理。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爲包括,所提交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與申請人、發明人實際研發能力及資源條件明顯不符的;不以實施專利技術、設計或其他正當目的倒買倒賣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或者虛假變更發明人、設計人的。

《關於規範申請專利行爲的辦法》摘要,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企查查顯示,有個名爲“曾蓉”的人,爲弘景光電36項專利(包含避重放棄、公佈視爲撤回、未繳年費專利權終止等)的發明人之一。

有意思的是,弘景光電註冊稿顯示,公司名爲“曾蓉”的人,是人力資源部食堂主任。人力資源部食堂主任曾蓉是否爲該專利發明人曾蓉?若食堂主任曾蓉爲專利發明人曾蓉,其爲何負責食堂,是否符合《關於規範申請專利行爲的辦法》?若食堂主任曾蓉不是專利發明人曾蓉,爲何發明人曾蓉沒有在註冊稿中“露名”?

另外,弘景光電曾在新三板掛牌,如果將部分信息結合,可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新三板公告顯示,弘景光電實控人趙治平2009年10月,獲美國西海岸大學MBA學位,研究生學歷。

但弘景光電註冊稿僅顯示,趙治平爲研究生學歷,而沒有披露是從國西海岸大學獲得MBA學位。

實控人履歷摘要,數據來源:新三板公告和註冊稿

人民網2015年6月曾發佈《擦亮眼睛認清國外“野雞大學” 美國佔一半以上》一文,其中美國的巴拿馬西海岸大學(West Coast University)被人民網放在“野雞大學”名單中。

那麼,弘景光電註冊稿中爲何不披露趙治平“獲美國西海岸大學MBA學位”?有關大學是否爲“野雞大學”?

“野雞大學”名單摘要,數據來源:人民網

另外,2018年2月,昆石承長、永輝化工、點亮投資分別與弘景光電及當時全體股東簽署了對賭協議。若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任一年度,弘景光電實際淨利潤金額不足協議承諾淨利潤金額的 80%,投資方有權要求弘景光電股東共同按約定的計算方式對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或部分股份進行收購。其中2018年至2020 年,弘景光電股東承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500萬元、2300萬元、3400萬元。結合新三板公告可知,弘景光電2018年至2020 年淨利潤分別爲613.63萬元、1293.21萬元、1490.58萬元,均遠低於承諾的淨利潤。

儘管相關協議之後於2023年3月終止,但仍有一些地方吸引人去探究。比如,弘景光電實際業績與承諾業績爲何相差這麼大?對賭方爲何遲遲不行使權利,背後有什麼“故事”?

本文由萬點原創,如需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