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鼎資本、臺杉都入股!Skymizer 推新 AI 加速器 IP

臺灣發展軟體科技(Skymizer)將於COMPUTEX展出最新一代人工智慧加速器技術IP產品 HyperThought,爲需要快速、靈活的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提供多模態、多核心、多模型應用,臺發科傳出近期剛完成新一輪1,800萬美元融資,弘鼎資本(TGVest)、臺杉投資也新加入股東陣容。

AI晶片百花齊放,除NPU,臺發科也看好Edge AI與IoT商機,着手開發低功耗、低成本的 IP,以滿足邊緣裝置需求。公司成立八年來專注於編譯器市場,並於 2024 年跨入 AI 晶片 IP 領域,推出首款邊緣推論加速器 EdgeThought IP。隨着 AI 模型迅速演進,臺發科於 2025 年將再推出支援 Agentic AI、多模型平行運算的新一代 IP:「HyperThought」。

臺發科董事長賴俊豪指出,第3季將跟客戶合作爲晶片Tape-out做準備,並將提高行銷能量,並籌建生態系,加強跟AI模型開發者前期的合作,原本第1季要Tape-out第一代的晶片,現在計劃直接跨入第二代HT晶片量產,反而提前時程,目前已有3家客戶進行合作方案。

在三大應用場景中,一位客戶業務涵蓋掃地機器人、自助送餐機器人與 POS 系統,規劃導入語音問答點餐與個人化推薦功能;另一客戶則投入 PC 擴充盒(AI 加速卡)開發,讓既有 PC 用戶透過外接 BOX,結合 ASIC 晶片與臺發科的 LPU,即可支援大語言模型推論、圖片搜尋與會議記錄等功能。

第三位客戶則計劃透過 LPU 搭配 CPU,實現音轉文、文轉文、文轉音等功能,應用於企業視訊會議場景。HT 晶片支援 8 核心運算,可同時處理超過 8 場會議逐字稿、摘要與翻譯,除滿足低成本、低功耗需求外,也符合企業對資料不外流的資安要求。

近期臺發科剛完成一輪融資,獲得超額認購達1,800萬美元,除用於第3季晶片量產(預估需 400 萬美元),另外還有行銷跟生態系建立等業務亟待推動。

賴俊豪指出,現在市場還不成熟,許多客戶認同Edge AI發展趨勢,但應用面還需要探索,故跟客戶將先從客服或會議記錄等應用起跑,他舉上述掃地機器人客戶及潛在的電視客戶,這些客戶都看好邊緣運算機會,期望透過自家產品搶佔智慧家庭管家角色。

行銷長魏國章指出,EdgeThought 將大型語言模型推理引入邊緣裝置,採用第三代語言指令集架構 LISA v3,具備動態圖控制、平行 Agent 執行與進階記憶體操作能力,也允許客戶端靈活修改模型運作機制。

技術長暨創辦人唐文力指出,Edge AI 發展趨勢已獲科技巨頭重視,未來競爭對象包含 NVIDIA(輝達)、Intel、AMD(超微)等級大廠。然而臺發科策略不同,目標是在「小面積」晶片中達到高效能與低成本,不與大廠拚極致算力,而是講究「剛剛好」的效率設計。

技術面上,HT 晶片支援 LPDDR4/5 記憶體,突破 AI 運算瓶頸,相較 HBM 記憶體昂貴且供應不足,提供更具彈性與成本效益的方案。臺發科在長短期記憶壓縮技術表現領先,0.5 Tops 算力即可實現 30 Tokens/s 的單核運算效能,優於同級高通、聯發科(2454)與 NVIDIA 晶片。

LPU 採用 28 奈米制程,兼具高 CP 值與地緣政治風險迴避能力。公司指出,過去曾有大陸客戶規劃於臺積電(2330)投片 7 奈米晶片,卻在 Tape-out 前夕因川普禁令而喊停。故HT採 28 奈米設計,除可避開禁令風險,也可靈活搭配客戶自有先進製程 CPU。

Skymizer董事長賴俊豪(中)、行銷長魏國章(左)、技術長唐文力(右)。王鬱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