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電 VIVE Eagle 開賣 人氣衝臺股第一、股價飆42個月高

品牌大廠宏達電(2498)日前推出首款AI眼鏡,引發外界注目。聯合報系資料照

宏達電(2498)AI眼鏡「VIVE Eagle」9月1日開賣,將在全臺2020EYEhaus精品眼鏡門市與臺灣大哥大門市獨家開賣,上週五三大法人已提前聯手買超19,240張卡位,激勵宏達電早盤股價一度衝上76.9元、改寫42個月來波段新高,成交量也衝上臺股第一大、成交值達第三大;若自4月初川普關稅風暴初始低點31.65元計算,股價波段漲幅已達約143%,盤中上檔反壓增強,漲幅收斂至約3%。但仍點火相關概念股連袂走強,包括英濟(3294)一度漲停、中光電(5371)刷新歷史新高130元,達邁(3645)也力拚重返80元關卡。

宏達電最新推出的AI眼鏡VIVE Eagle不僅是首款支援繁體中文語音操控的AI眼鏡,更是全球國際品牌中首款採用開放式AI架構設計的眼鏡穿戴裝置,能自由串接Google Gemini、OpenAI GPT(Beta 測試中)等主流大型語言模型(LLM),爲使用者提供高度個人化的AI助理體驗。未來,HTC也將持續透過軟體更新,擴增更多AI功能與應用場景。

HTC資深副總裁黃昭穎表示,VIVE Eagle的推出不僅是一項產品創新,更是HTC推動AI穿戴產業生態圈的重要一步。宏達電看好「VIVE Eagle」第4季開始貢獻營收,加上商用XR業務的穩健成長,預期下半年營運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據2025年AI/AR眼鏡產業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約152萬副,預計2030年將達9,000萬副,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29.4%。美系外資認爲,受惠VR/XR軟體專案,加上AI眼鏡的新增營收,預估宏達電第3季營收將達8.49億元,季增22%,年增10%,成長優於預期。

宏達電錶示,近年積極佈局B2B市場,非硬體業務成長顯著,並與多個國際夥伴建立合作。包括Viveverse平臺及Vive Arts等非硬體業務,有望成爲下半年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爲整體營運挹注強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