黌司蕆肌?囚犯常看新華字典 竟用「這種字」外傳密訊
囚犯利用《新華字典》 生僻字向外傳遞「加密」訊息,民警參考《新華字典》破譯「密碼」。(澎湃新聞)
據澎湃新聞報導,「黌司蕆肌」「服誤咑零竄」……這些看似怪異的文字組合代表什麼?2024年5月下旬,在上海市軍天湖監獄一次例行檢查中,監獄民警張熠輝注意到,服刑人員陸波有一個特殊的筆記本。問其用來做什麼,陸波含糊其辭,最後張熠輝藉助《新華字典》,抽絲剝繭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些生僻字,指代了一些電話號碼。它們可能涉及其他服刑人員及其親屬,爲陸波出獄後與對方聯繫留下機會。
用化學元素週期表給手機號碼「加密」
2023年7月,張熠輝加入了上海市軍天湖監獄警察隊伍。他跟工作年限比較長的民警學到的一條經驗是,想要帶好一名服刑人員,必須要了解他,重中之重是瞭解服刑人員在獄內的改造情況。
因此,張熠輝養成了一個習慣:工作閒暇之餘,查看服刑人員檔案。「我性格比較外向,也願意跟他們進行溝通。」張熠輝說,瞭解服刑人員,對他們進行教育改造也會有方向和目標。
這次也不例外。2024年3月,接手陸波服刑改造的主管民警任務後,張熠輝瞭解到,陸波是一名「80後」,2019年因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被判刑。入獄以來,他幾乎將所有可以扣分的項都「整了一遍」。
在獄中,服刑人員可以和家屬書信往來。服刑人員的信件寄出前,民警會進行檢查。2023年底,陸波曾嘗試在和家人的書信裡,用「加密」的方式向外界傳遞電話號碼。
張熠輝說,之前負責陸波的主管民警告訴他,那一次陸波是利用化學元素週期表「說暗語」。在化學元素週期表中,化學元素所在位置對應不同的數字,把化學元素穿插在正常的書信中,「把這些化學元素和對應位置的數字找出,比如:氧、氫元素分別對應元素週期表裡哪幾個數字,這些數字組成後就是手機號碼。」根據監獄罪犯管理相關制度,監獄對陸波的違規違紀行爲,進行了相應處罰。
張熠輝判斷,陸波試探一次不成功,過段時間可能會再試探,「如果他(出獄時)想帶走一些東西,肯定會在這之前操作,特別是可能夾帶其他服刑人員或其親屬的聯繫方式。」
果然,陸波沒有收手。
《新華字典》裡的密碼
2024年5月下旬的一次例行檢查中,張熠輝在陸波個人物品及生活區域發現,他經常使用的黑色筆記本中有漢字組合的暗語。
陸波在筆記本上記錄了不少內容,有他感興趣的日常手寫摘抄;有的是其他服刑人員的姓名+電話號碼、QQ號等聯繫方式;有的是姓名+元素週期表中的元素。還有一種新的組合方式,用姓名+不明所以的一組文字。仔細看,還夾雜着生僻字。
看到「黌司蕆肌」「服誤咑零竄」等特別字眼,張熠輝當即叫來陸波,然而陸波態度敷衍,打探不出蛛絲馬跡。張熠輝就帶着這些特殊的字符,回到辦公室繼續揣摩。
張熠輝發現,有些字確實不常見,甚至不知道怎麼去讀。他知道陸波文化程度不高,這些生僻字很可能是從書上抄來的。
在一次值班時,張熠輝隨口問了一名服刑人員:「你們平時最常看的書是什麼?」對方脫口而出:「《新華字典》。」
在獄中,服刑人員幾乎人手一本《新華字典》。「他們閱讀時碰到不會的字也會去查。」張熠輝就馬上找來《新華字典》,針對陸波寫的生僻字在《新華字典》中進行相應查找,嘗試破譯「解密」。
張熠輝介紹,這次的加密方式和前一次藉助化學元素週期表相似,「只不過這次用的是漢字所在頁碼的集合。爲了混淆視聽,他還利用了多音字。」
在他看來,陸波把這些信息寫在筆記本上,其實就是抱有僥倖心理:筆記本沒被查到最好,即使被查到,這種複雜的記錄方式無法被「破譯」,也可以矇混過關。
當然,現實不會如他所願。被「解密」後,陸波意識到了錯誤,也接受了處罰。「他這個人很聰明,如果把心思放在正確的道路上,其實可以做得不錯。」張熠輝說,陸波沒再做過類似事情,2024年6月刑滿出獄。
但陸波的行爲也對監獄民警的「洞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爲什麼不能把這些電話號碼帶出去?
軍天湖監獄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監獄是一個特殊的環境,其中的人員構成複雜,背景各異。在監獄中,服刑人員可能會因爲共同的生活經歷或遭遇而產生某種程度的親近感,甚至「稱兄道弟」,有的人就會希望記下對方電話,出獄後再聯繫。然而,這種基於特殊環境建立的關係往往缺乏真正的瞭解和信任基礎,一旦離開監獄這個特定環境,可能會變得脆弱甚至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存在利用監獄內建立的關係進行欺詐等違法活動的風險。個別服刑人員可能會利用在監獄中獲取的他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聯繫方式等,出獄後對這些信息進行濫用,騙取其他服刑人員家屬的財物。這種行爲不僅損害了受害者的利益,也破壞了社會的信任和穩定。
因此,監獄不建議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後互相聯繫,也不建議在押服刑人員通過即將釋放人員帶信給家人,這也是出於保護服刑人員及其家屬的利益,以及維護社會安全和秩序的需要。
「主要是爲了切斷可能的欺詐鏈條,減少服刑人員及其家屬受到不法侵害的風險。」上述軍天湖監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監獄也在加強對服刑人員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通過教育引導,使服刑人員認識到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自覺遵守相關規定,不輕易透露自己或家人的聯繫方式等信息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