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銀行將下市 震撼港金融界

匯豐控股擬以每股155港元,溢價約30%將恆生銀行私有化,計劃完成後,恆生將撤銷在香港市場逾50年的上市地位。(新華社)

香港匯豐銀行9日公告,計劃將旗下恆生銀行私有化,並取消其上市地位。由於恆生銀行歷史悠久,消息一出,震驚香港金融銀行界。匯豐行政總裁艾橋智稱,恆生私有化與該行壞帳或近期高層異動無關。恆生銀行的私有化交易預計將斥資1061億元(港幣,下同,約新臺幣4159億元)。

恆生銀行1933年創立,直至1965年被匯豐收購51%股權,並於1972年在香港上市,爲戰後香港上市的首家銀行。值得一提的是,恆生銀行在1964年7月時創立恆生指數。

綜合香港《經濟日報》、香港01等港媒報導,匯豐目前持有恆生約63%股權,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恆生銀行私有化,並以每股155元回購恆生股份,較8日收市價119元溢價約30.3%。按恆生銀行估值約2903億元,匯豐將向計劃股東支付現金1061億元,屆時恆生銀行也將成匯豐全資附屬公司。

但匯豐也表明,恆生銀行植根香港近百年,十分尊重恆生的獨特地位,計劃繼續透過匯豐及恆生銀行兩大品牌,服務香港市場。恆生銀行將保留其根據《香港銀行業條例》所獨立獲授的持牌銀行認可,並維持獨立的企業管治、品牌形象、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分行網絡。

香港金管局表示,相關交易案是一項重大投資,一直與相關銀行保持溝通,並按既定機制和程序進行有關監管審批。交易完成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和恆生銀行將會繼續作爲兩家獨立的認可機構營運。

近年恆生銀行受商業房地產貸款風險拖累,不良貸款率由2024年底的6.12%,升至今年6月底的6.69%,「具風險貸款」達660億元,也引發外界臆測恆生的私有化,很可能與壞帳過高有關。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指出,匯豐作爲大股東,一旦恆生壞帳崩盤,終歸要出手相救,且屆時影響更爲負面。而現在及時將其私有化,可以減少相關負面消息的披露及公佈要求,有利集團整體形象。

香港資深銀行家、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爲,匯豐將恆生私有化主要有3點動機,包括市場低估恆生價值、減少壞帳,以及有利業務整合,待恆生體質好轉時,將可高價再售出。

不過,艾橋智稱,私有化恆生是促進增長的投資,30%溢價是非常可觀、具吸引力的報價,展現匯豐集團對香港前景的信心,與恆生銀行壞帳無關。

而歷經十一中秋長假之後,大陸A股9日復市後迎來「開門紅」,A股3大指數開高走高。上證指數漲幅1.32%,報3933.97點,睽違10年,重返3900點大關。而深證成指收在13725.56 點,漲幅1.47%,創業板指漲 0.73%,報3261.82點,滬深北3市成交額合計爲人民幣2.67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