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迪藥業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72.92%

布洛芬原料藥龍頭企業湖北亨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亨迪藥業”)近日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下降2.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4.71萬元,同比下降72.92%。主要產品布洛芬或爲影響其業績的關鍵。

主要產品布洛芬銷量受阻

資料顯示,亨迪藥業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以化學原料藥(含中間體)及製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合同研發生產服務(CDMO)爲主的企業。企業註冊資本2.88億元人民幣,法人代表爲程志剛。

雖然亨迪藥業未詳細解釋淨利潤下滑的原因,但其業績問題在2024年年報中就已顯現。

2024年,亨迪藥業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同比下降32.7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54.74萬元,同比下降48.0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295.50萬元,同比下降57.1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9607.32萬元,同比下降29.91%。

彼時,亨迪藥業表示,公司營業收入下降主要源於主產品布洛芬銷量減少,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低位運行,公司調整銷售策略以規避低價競爭。這一調整雖屬應對市場之舉,但對營收規模造成了明顯衝擊。

原料藥是亨迪藥業的重中之重,該板塊貢獻收入佔公司總收入比重長期在80%左右,其中,布洛芬是最主要的品類。一旦布洛芬原料藥產品放量受阻,亨迪藥業的業績表現就會出現較大變動。

亨迪藥業的研發費用亦呈下降趨勢。2024年、2025年上半年,亨迪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爲3293.71萬元、1587.62萬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7.59%、17.72%。亨迪藥業稱,研發投入下降系本期新增製劑一致性評價項目較上期減少所致。有業內人士指出,研發投入的大幅收縮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的產品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產生一定影響,長期來看,亨迪藥業需平衡短期成本控制與長期研發投入的關係。

調整募投項目,加碼高端醫藥製劑

業績承壓,亨迪藥業也在試圖通過調整募投項目進行業務改革。

亨迪藥業在半年報中披露,爲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公司擬調整原募集資金使用計劃,調整“年產1200噸原料藥項目”,變更爲“年產700噸原料藥項目”,原計劃投入募集資金2.92億元變更爲1.82億元。同時,亨迪藥業擬使用“年產1200噸原料藥項目”調整後剩餘部分的募集資金1.1億元、超募資金1.50億元、募集資金存款利息4500萬元投資“高端醫藥製劑國際化項目”,“高端醫藥製劑國際化項目”擬投入金額合計爲3.32億元,不足部分用自有資金投入。

此外,亨迪藥業“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預計建設期2年,但在實施過程中受到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2022年度,亨迪藥業綜合考慮了項目建設週期等因素,經審慎研究,決定將該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調整爲2025年6月。

亨迪藥業表示,鑑於目前布洛芬原料藥國際市場供需飽和,全球布洛芬原料藥價格處於相對低位,本着對全體股東負責任的態度和穩健經營的原則,公司充分考慮布洛芬的全球市場容量、市場競爭格局以及產需平衡等因素,結合國內醫藥市場環境和產業政策等因素影響以及公司長遠發展的規劃,終止“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相應募集資金將部分用於“武漢亨迪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研發項目”和“布洛芬原料藥重排水解酸化崗位安全環保升級技改項目”,剩餘募集資金3.01億元將繼續存放於相應的募集資金專戶,並在授權範圍內進行現金管理。

不過,業務調整的效果很難在短期內得以呈現。目前,亨迪藥業原料藥、製劑兩大業務的協同,主要表現在公司使用自產原料藥生產解熱鎮痛類、心血管類、抗感染類等製劑,原料藥的產能、質量和供應可以實現自我保障,避免被上游供應商掣肘。亨迪藥業則主要靠布洛芬這一核心品類串聯兩大業務,其核心製劑產品包括布洛芬顆粒、布洛芬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布洛僞麻片等。由此可見,在製劑板塊中,布洛芬仍然佔據重要地位,其產品結構單一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

對於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有哪些措施來改善經營狀況、終止“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是基於對市場的哪些判斷、公司在優化業務結構方面的計劃、研發投入收縮的影響等問題,8月5日,記者向亨迪藥業發送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