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系崩潰,恆大冰泉沒有
上週,中國恆大官宣,將於8月25日上午9時起被取消上市地位。“宇宙第一房企”縱橫資本市場16年後,以這種方式黯然謝幕。
中國恆大,對中國房地產行業教訓深刻、影響深遠。然而,鮮少人知的是,許家印精心佈局的消費板塊,在其暴雷前後,逃出了生天。
12年前的亞足聯冠軍決賽上,恆大冰泉首次露臉,一夜爆紅,旋即成爲快消品行業裡一個現象級營銷案例。
彼時,許家印公開恆大冰泉的龐大計劃:2014年銷售規模達100億元、2016年達300億元,並計劃10年內完成銷量1500萬噸。
然而,門外漢賣水,讓公司付出巨大代價。包括恆大冰泉在內的消費業務板塊,於3年後草草轉手。儘管,後來曾短暫購回控股平臺49%股權,終免不了被剝離的宿命。
脫離了恆大這棵大樹,恆大冰泉投入到翠林系的懷抱,繼續活躍在主流水飲市場。
王忠明,這位恆大系前高管,是推動恆大冰泉繼續征戰水飲市場的關鍵先生。讓人意外的是,他似乎刻意迴避與恆大的關聯,甚至與這瓶水的聯繫。近年來,他在翠林系中低調行事,演繹出一個隱秘的商業故事。
冰泉前傳
中國恆大全面坍塌前,消費業務被全部出清,恆大冰泉成爲爲數不多的幸運兒。
這瓶冰泉的創立,略帶幾分倉促。據公開報道,2013年9月,恆大確立水飲業務時,既無水源、也無工廠和渠道。但許家印捨得砸錢,宣佈在吉林白山投下百億,建設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
2013年10月,中國恆大孫公司吉林萬程,收購吉林省黃金飲品有限公司,更名爲恆大長白山礦泉水有限公司。同時,恆大冰泉這一品牌正式確立。
公開資料顯示,吉林黃金飲品成立於2006年9月,位於吉林省靖宇縣城西南,主要從事礦泉水開採及飲料生產銷售等,主打低鈉、偏硅酸以及嬰幼兒飲用天然礦泉水等三大產品。
收購完成後,潘永卓、楊華峰和張華等幾位重量級高管加入恆大冰泉,分別擔任董事長、副總經理、營銷總經理。
潘此前任恆大集團雲南公司董事長,楊來自中鐵物資武漢公司,張華則是名副其實的快消老將,先後在百事可樂和農夫山泉擔任銷售相關職務。
爲應對1個月後的全國性露臉,中國恆大沒有給予3人更多時間,而是延續在地產業務中熟稔的手法,在這瓶水上砸重金、收併購撐大業務規模,以圖快速獲利。
2013年11月9日,在亞足聯冠軍決賽中,廣州恆大隊奪冠,創造國內足球職業化以來最好成績,身爲球隊老闆的許家印和另一位重磅嘉賓打開香檳慶賀,恆大冰泉也一夜爆火。
恆大冰泉趁熱打鐵,開啓一次幾乎無死角的廣告攻勢。統計顯示,當年11月9日到30日,砸下營銷費用約13億元,央視3個頻道及60家城市電視臺的黃金時段全覆蓋。
與此同時,恆大冰泉在一個月內渠道鋪到20萬個終端,完成計劃的10%。一時間,恆大在全國130座城市、200多個項目的20萬個售樓處、恆大酒店等,都出現了恆大冰泉。
即便是在這年冬天,這瓶冰泉依然火熱無比。2014年1月,全國3000名經銷商在恆大冰泉訂貨會上籤約58億元。
關鍵先生
恆大冰泉推出之初,許家印就定下了基調:“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然而,事與願違。2014年,恆大冰泉銷售額10.9億元,僅完成年度銷售計劃的10%左右,虧損高達23.7億元。
儘管當時有廣告費用支出的理由遮擋,但高舉快打的模式,是否真的適合瓶裝水產品,一時引起業內外的關注。
即便如此,財大氣粗的恆大對此似乎並不在意,燒錢換市場的手法延續。
據2015年7月恆大冰泉披露的新三板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2013年至2015年前5月,其營業收入分別爲約0.35億元、9.68億元、2.82億元,淨利潤分別虧損5.5億元、28.39億元和5.5億元。
跨界水土不服,是當時地產行業的通病。癥結在於通過地產行業獲得的優越感,在不熟悉的領域遭遇決策性失誤。
當時的瓶裝水領域,1元水還是市場主流,恆大冰泉上市終端售價4.5元,堅持走中高端市場,註定難以拿到更多市場份額。
2015年9月,恆大冰泉不得不降價,但連續虧損,已讓中國恆大失去了信心。
2016年9月底,中國恆大將包括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全部權益,作價27億元出售給第三方。
其中,礦泉水業務,轉讓給深圳市三維都靈汽車銷售服務公司以及Lipu(HongKong)limitded(香港普林),代價18億元。
按照協議,交割5年內可繼續使用“恆大冰泉”、“碧贏”商標以及在公司名稱中使用“恆大”字樣。
據上海證券報,深圳三維都靈系比亞迪經銷商,從股權關係上來看,是獨立第三方。
深圳三維都靈2003年11月設立。王忠明2006年曾爲該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以及法定代表人,並持股50%,後於2007年5月退出。
而恆大地產集團深圳公司的掌舵者,即是王忠明,其還曾擔任恆大冰泉董事長。
中國恆大2016年報披露,“王忠明,55歲,恆大地產集團副總裁兼深圳公司董事長、深圳建設集團董事長,負責深圳區域舊改項目的管理工作。”
翠林系
2021年3月底,中國恆大官宣買回恆大冰泉集團49%股權,計劃包裝上市。但爲改善現金流,4個月後,又將這筆股權資產對外出售,總代價爲20億元。恆大冰泉正式“單飛”。
2021年10月,恆大冰泉重要企業恆大長白山礦泉水股份有限公司(前恆大長白山礦泉水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爲翠林礦泉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儘管,品牌名仍是恆大冰泉,但企業已開始去恆大化。股權穿透之後,翠林礦泉水集團系由翠林農牧集團(香港)控制。
翠林農牧集團(香港)即前恆大農牧集團(香港),後者於2018年成立。其在恆大長白山礦泉水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後一個月完成更名。
翠林農牧集團官網顯示,其業務下設礦泉水、糧油、銷售以及進出口4大板塊,擁有恆大冰泉、恆優米、恆大興安、恆大奧利、咔哇熊等多個知名品牌。辦公地址深圳福田區凱豐路10號的翠林大廈27層。
在這棟大廈的26層2601室,是深圳久初投資的註冊地,其總經理席曉霞曾任恆大地產集團深圳公司辦公室主任,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徐文,爲前恆大農牧集團董事長。
在翠林大廈23至25層,是深圳市建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系王忠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明翠浩天投資實際控制。
作爲翠林系的核心人物,王忠明的發家頗爲傳奇。
2021年3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友會官網披露,王於1984年從該校農學專業畢業。畢業後,他回到家鄉丹東從事草莓、糧油種植以及對蝦養殖等業務,1985年南下深圳進入深圳聯華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從普通員工做到企業高管。
王忠明2006年創立深圳建功成勞務公司,演變成後來的翠林投資集團(現深圳市嘉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收購聯華企業、江西828賓館以及深圳建設集團,除了接盤恆大消費板塊業務及資產,還在海外成立3家翠林系企業。
據證券時報,2023年9月,國稅總局深圳福田區稅務局給王忠明下達了一份稅務事項通知書,其因2021年轉讓深圳華建100%股權,須繳納3.79億元個人所得稅。
2016年12月,深圳華建斥資50億元參與中國恆大融資。深圳華建參股的蘇州睿燦參與2016年、2017年兩次中國恆大融資,合計投資65億元。王忠明通過翠林系企業,積極參與在恆大汽車、恆大房車寶的融資。
2021年6月,嘉凱城轉讓控制權,深圳華建以近28億元接盤。2021年11月,王忠明將所持深圳華建100%股權轉讓給嘉惠實業(爲王控制)。
不過,沒人知道這筆稅款是否繳納。早在4年前,王忠明遠遁異域的消息就已甚囂塵上。
工商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王忠明擔任12家企業高管。爲3家企業股東,在深圳華建、深圳建融捌號投資合夥、深圳旭明食品,分別持有100%、1%和65.52%。其已被限制消費,涉及總金額145.69萬元,身爲被告涉案金額1447.32萬元。
王忠明早年幫助中國恆大開拓深圳市場,通過舊改做大規模,2016年其在深圳舊改項目多達21個,預售金額規模超4000億元。
2017年,中國恆大遷址深圳,開啓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資本遊戲。
本文源自:斑馬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