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掐美國命脈!大陸狂掃海外礦場搶3大資源 超猛手段曝光
大陸持續收購海外礦場,掌握關鍵資源。(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由於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升溫,大陸企業加緊腳步,積極爭奪支撐全球經濟運作的各類原物料,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大陸企業在海外礦業領域的收購金額,一舉衝上近十多年來的高峰,已引起西方國家的密切關注與高度警惕。報導指出,在稀土、鋰、鈷等領域掌握精煉加工優勢,但原料多數仰賴進口。
根據標準普爾及併購市場(Mergermarket)提供的數據,去年大陸企業的海外礦業收購案中,總計有十筆交易的價值超過1億美元(約29.3億元新臺幣),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澳洲格里菲斯亞洲研究院研究也發現,大陸去年在海外礦業的投資與建設,是2013年至今最活躍的一年。
報導提到,在衆多海外交易案中,以大陸礦業集團最活躍,包括洛陽鉬業、五礦資源有限公司及紫金礦業集團等。大陸企業併購海外礦場的案件並未減緩,紫金礦業集團近期公開表示,計劃斥資12億美元(約351億元新臺幣),收購位於哈薩克的一座金礦,Appian Capital Advisory今年4月也以4.2億美元(約125億元新臺幣),將其位在巴西的銅金礦賣給白銀有色集團。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已在全球大多數關鍵礦產的加工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包括稀土、鋰以及鈷等。企業諮詢公司SP Angel分析師約翰·邁耶(John Meyer)表示,大陸一直以來透過收購交易的方式,積極阻止西方國家取得其主導的某些關鍵材料,他更透露,每次有外國企業接近鋰礦,大陸企業就會帶着支票出現,目的是要阻斷西方取得資源。
大陸崛起讓西方焦慮,《路透》近日撰文示警,金屬冶煉將是西方國家下一個關鍵礦產危機,大陸產能的快速擴張,正在擠壓各類金屬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