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現身臺中海拔1200公尺山區 紅外線畫面曝 距果園僅2公里

自達傳統獵人協會黑熊巡守隊以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一隻體型壯碩的健康成熊影像。(圖/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

臺中市自達傳統獵人協會組成黑熊巡守隊,參與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棲地巡護工作至今,除在今年6月以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黑熊現身影像外,更曾發現臺灣野山羊、山羌、臺灣野豬等其他野生動物畫面。對此,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27日至部落頒發棲地監測獎勵金,感謝部落族人對於黑熊保育的努力。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說明,自達傳統獵人協會於2023年成立,是臺中地區第一個由各部落聯合組成的狩獵自主管理協會,由大安溪沿線三叉坑、雙崎、竹林、達觀等4部落共同組成,希望透過獵人協會的組成,更深入瞭解並傳承部落傳統文化,同時透過組織的力量,落實在地資源永續利用。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協會成立後也積極加入黑熊生態服務給付棲地巡護工作,自去年開始每月按時完成巡守工作,至今不曾間斷,是全勤的黑熊巡守好夥伴,巡守工作中架設相機所蒐集到黑熊或臺灣野山羊、山羌、臺灣野豬等其他野生動物影像資料,也能成爲有效的野生動物監測研究資料。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這次拍攝到黑熊活動地點位於海拔1200公尺以下淺山地區,與部落相鄰,距離最近的果園僅約2公里,該黑熊影像經辨識,是一隻體型壯碩的健康成熊,與分署過去在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自主監測相機所紀錄到的黑熊個體相同,顯示黑熊活動範圍不只侷限於遊樂區內,也會在森林與山村聚落交界處。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提醒,人與黑熊的距離逐漸接近,民衆進入有熊山域活動應避免單獨行動,做好個人食物管理,隨身攜帶熊鈴;山村居民則妥善存放食物廚餘及飼料等,避免吸引野生動物靠近,如遇黑熊請保持冷靜不驚慌奔跑,面對黑熊緩步後退,確認安全後立即向臺中分署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