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琵水雉3大文創展16日登場 吹糖、剪紙、鋁罐藝術一次看
▲黑琵水雉3項主題展將於七股遊客中心登場,展期一路到明年5月底。(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由臺南市農業局主辦、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執行的「2025黑面琵鷺保育季」第2場次活動,將於11月16日在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七股遊客中心推出【吹糖人】、【剪紙人】、【鋁罐人】黑琵水雉三大主題展覽,展期一路延續到明年5月底。
行前記者會中,雲嘉南管理處長徐振能與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共同宣佈展覽開幕,邀請民衆前來欣賞琳瑯滿目的黑琵文創作品。
活動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市議員陳昆和、謝舒凡,立委林俊憲與陳亭妃服務處代表,以及七股區長李佳隆、佳里分局長施衣峰等皆出席共襄盛舉。由學甲幼稚園小朋友帶來「小小黑琵舞蹈」、西明社區熟齡舞團帶來黑琵舞蹈演出,爲記者會揭開序幕。
此次展覽集結三位跨領域藝術家,以傳統技藝與再生創作結合黑面琵鷺與臺南市鳥水雉,打造極具特色的生態主題藝術展。
【吹糖人】蕭朗藝術家以少見的傳統吹糖技藝創作出各式黑琵、水雉及造型糖藝,包括孔龍、鱷魚、花朵等可愛造型,讓民衆可近距離感受手作吹糖的魅力。他表示,吹糖技藝逐漸失傳,更希望透過展覽讓親子共同體驗。
【剪紙人】王丁乙藝術家自18歲起鑽研人像剪影,至今已逾40年,被譽爲臺南唯一人像剪影師傅。他以精準的視覺記憶在短短三分鐘內完成剪影,並將技藝延伸至黑面琵鷺創作,神韻逼真,被視爲國寶級剪影藝術。
【鋁罐人】李家琦藝術家則以回收鋁罐創作黑琵、水雉立體與平面作品,包括魁儡黑琵、時鐘黑琵、黑琵帽、黑琵機車,以及今年新增的水雉系列,共計20餘件展出。他笑稱作品是「琦幻之鋁」,希望民衆能享受這場奇幻視覺盛宴。
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今年已有約2500只黑面琵鷺飛抵臺灣度冬,僅臺南就有1600只,鳥況相當豐富。他呼籲民衆把握最佳賞鳥時節,規劃到七股旅遊,不僅能看黑琵、賞候鳥,還能欣賞文創藝術、品嚐在地新鮮海味,更希望大家一起支援黑面琵鷺的保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