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公司化!少年犯罪逐年攀升 教師介入難度變高

少年犯罪逐年攀升,資深國中教師指出,現今學校老師要介入學生涉犯罪問題難度越來越高,一方面現在黑道不再以宮廟爲中心,而是用公司化方式經營;另一方面現在學生物質需求更高,難「賣感情」讓孩子回頭。

據警政署統計資料,一一二年度十二到未滿十八歲少年嫌疑犯一萬七七○人,較一○八年度九四四一人增加百分之十四・○八,平均每十萬少年人口查獲九一六人犯案。涉案類型以詐欺最多,再來是竊盜案、一般傷害案。

審計部表示,爲防治青少年涉入詐欺案件、淪爲犯罪工具,已函請教育部檢討,並持續加強與內政部、勞動部、數位發展部等相關部會的合作機制,針對遭查獲涉刑事案件或高風險學生,研擬防治涉詐的預警措施,協助推動青少年犯罪防治工作。

一名資深國中輔導老師認爲,觀察發現近年黑道以「公司化」方式經營,吸收學生當小弟,給錢、給好處,甚至給摩托車,有些會以堵人、打人方式威脅學生加入。早期處理學生涉犯罪問題,都是以宮廟爲中心,到宮廟就找得到人,如今黑道公司化找學生很困難,黑道還會指導學生怎麼面對老師和警方,家長也無可奈何。

該名教師說,輔導老師介入難度越來越高,以前博感情方式如今已不行,且現在學生價值觀和以前不同,追求物質需求,需要金錢,就容易涉入犯罪事件。

家扶基金會臺北青角督導鮑智傳說,有些孩子會原本被騙進網路詐騙社團,之後也被迫「拉下線」,造成更多人受騙。

教育部表示,已請國教署加強在學及休學學生識詐教育宣導,持續追蹤未完成學業及轉出學生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