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偉跑超過200宮廟!風格近賴清德 民代曝2026桃園市長必備特質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日前至桃園明倫三聖宮參與中醫義診活動。(資料照/翻攝自Facebook/何志偉)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民進黨過去幾年來,在桃園的佈局歷經幾乎被刨根的困境,2026年桃園市長選戰,無疑是艱困選區,而目前臺面上被點名的選將,除了現任立委王義川外,最近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也成爲討論度不低的熱門人選。對於綠營在2026年所面臨困境,尤其市長參選人應具備的特質,《ETtoday新聞雲》則彙整了桃園在地民代們的看法。
2022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受原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風波影響,「換堅」後的鄭運鵬也難以止損,最終民進黨痛失桃園;2024年立委選戰也遭國民黨6席全壘打,連力拚連任的時任立委鄭運鵬、黃世傑以及民進黨禮讓的無黨籍趙正宇都不幸落馬。
雪上加霜的是,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貪遭起訴後,政治生命幾乎告終,「桃園隊」聲勢更是跌入谷底;而在726大罷免時,桃園6席藍委除全數挺過,其中邱若華、魯明哲和呂玉玲的不同意罷免票更是高於當選得票數,現任桃園市長張善政被認爲「母雞護小雞」有功,這不僅強化藍營在地經營的實力,同時也疊加了綠營在桃園攻城掠地的難度。
綠營桃園市長人選 陸戰應具魅力、空戰要能快速闢謠
對於民進黨來說,2026年要收復桃園是極具挑戰的。在地議員李光達受訪時表示,桃園本來的生態就不容易,鄭文燦能連任2屆很驚奇,可惜其政策、政績無法遞延到其他人選,且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假訊息常淹沒政績、執政表現。
議員黃瓊慧則形容,「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包括美術館、SRF廠等議題,經常被加油添醋成好像實際發生的事,若不及時澄清,容易被貼上標籤,進而影響民衆觀感,也影響選情。議員李宗豪則是提醒,AI生成圖片、影片常被用來攻擊中央綠能政策,若不及時澄清,將累積民衆仇恨值。
因此,綠營在2026桃園市長參選人的特質上,黃瓊慧認爲,這個人選在「陸戰」上,本人要有吸引力、魅力;而「空戰」也要能快速闢謠,甚至是由本人立刻掌握並澄清議題,讓大家接收第一手資訊。
李宗豪也說,桃園中小企業多,希望至少把經濟顧好。李光達則期盼能延續鄭文燦政績,重視地方建設,而桃園兼具都會與郊區特色,現在還是「登大人」過程,發展空間大,期盼秉持該精神瞭解地方、貼近民意。
▼何志偉出席桃園龜山中醫義診活動。(資料照/記者杜冠霖翻攝)
何志偉1年已跑桃園200間宮廟 親和風格近賴清德
目前民進黨內部,還沒有人鬆口願披上綠袍挑戰桃園市長,但積極勤跑地方一年多的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住在中壢青埔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王義川、曾任鄭文燦市府新聞處長的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以及落選後仍深耕地方的法務部次長黃世傑等都被點名可能披掛上陣。
值得注意的是,何志偉近期與在地議員一同出席在桃園龜山明倫三聖宮舉辦的中醫義診活動,被外界認爲是參選市長起手式。對此,黃瓊慧分析,大家會因爲他是總統府副秘書長,認爲總統賴清德相對關心桃園,加上他的身段很柔軟、與民衆互動親近,且積極拜訪地方人士,這1年來就跑了200多間宮廟,風格與賴清德類似。
李宗豪則說,不管何志偉是否要參選,何志偉在桃園的佈局或幫賴清德宣傳中央政策,本質上也都是讓民衆更瞭解中央政策。
一位不具名的地方民代表示,何志偉偏向「全桃園」都在跑,也確實跑蠻久的,而王義川則比較少到北桃園,且大罷免後較少在地方出現。
這位地方民代說,想選當然都可以,但要真正的願意瞭解地方、真正的花時間跟投入資源。另一名地方議員則提醒,如果真的希望參選,希望用字遣詞能夠小心謹慎,發言前多思考,不要讓對手有見縫插針的機會,畢竟選舉比的是誰失誤少,這樣民衆接受度也會較高。
因此,一位地方人士說,選舉要突破同溫層,從非支持者角度來看,王義川失言事件相對較高,應儘量減少這種爭議問題,若被問及也要快速澄清、闢謠,否則會如滾雪球一般,輿論攻擊越演越烈,在選舉時會相對不利,標籤也會撕不下來,「你要曝光又要處理輿論,會很辛苦」。他認爲,何志偉失誤相對較小,如果有意參選就應繼續保持,但其空戰經營可以再補強。
總體而言,李宗豪表示,地方上許多議員、鄉親,都希望人選可以早點出來,地方議員才能帶他去和大家認識,且桃園選民理性,只要能提出有幫助的政策,相對也有競爭力。黃瓊慧則說,市長人選應突破張善政這樣「不喜歡跑組織」的人,希望能多互動、多花時間耕耘桃園,讓市民感受到「有感的人」在身邊。
▼何志偉出席桃園龜山中醫義診活動。(圖/記者杜冠霖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