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關切“世界的中國” 紀錄片新書首發
《何以中國》關切“世界的中國”
紀錄片新書首發,第二季將於9月啓動全球“唐文化”尋訪
昨天,在2025上海書展開幕之際,“光影與書香:走進‘何以中國’的歷史之問——《何以中國》項目承啓暨新書發佈”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臺舉行。圖書《何以中國:考古裡的萬年中國史》首度亮相,預計年內與讀者見面。
同時,《何以中國》第二季宣佈9月啓程尋訪,將從中亞古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長安古城遺址、敦煌莫高窟等全球上百個文化點位中探尋唐代中國所留下的物質、精神和制度遺產,以此迴應“世界的中國”之命題。
從一部紀錄片到一本書,是一次深度的再創作。該書按照第一季紀錄片中《秦漢》《搖籃》《星斗》《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8集的次序,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並補充了大量高清的文物圖片、考古現場照片以及詳實的背景資料、精美的考古線圖。書中《幕後》部分的“對話”和“手記”,呈現了專家學者的觀點,爲讀者深度揭秘紀錄片的攝製過程。
如果說《何以中國》第一季聚焦的是“中國的中國”,那麼日前已啓動的《何以中國》第二季則關切“世界的中國”。第二季紀錄片將聚焦唐朝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在中國與歐亞諸多國家、地區的交流碰撞中,講述中國與世界的聯繫。
紀錄片《何以中國》第一季總導演幹超說,紀錄片第二季將延續第一季的時空脈絡,以“何以中國”作爲歷史之問,以唐朝的歷史作爲樣本來回答這一問題。攝製組將尋訪全球上百個與唐代中國相關的文化點位,通過貴族、官員、詩人、畫家、胡人、僧侶、府兵、女性、兒童等不同階層、職業和身份的人物視角,鮮活生動地揭示唐代爲此後中國乃至世界留下的物質、精神和制度遺產。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