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對話講壇啓動 全年將舉行六場“微論壇+微旅行”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3月1日報道:“外灘老市府,承載着上海的厚重歷史與獨特文化,見證了城市的變遷與發展,如今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更是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3月1日下午,由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主辦的“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對話講壇在外灘正式啓動。
據悉,2025年對話講壇系列活動將通過市、區聯動,聚焦“城市更新・蝶變共生”這一主題舉辦六場,對上海城市更新之路進行深入探討。首場活動由黃浦區地方誌辦公室、黃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承辦,上海外灘老建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城市品牌工作室、上海方誌講師團協辦。
“上海作爲國際化大都市,在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斷探索創新,從舊區改造到城市更新,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公共服務提升,都體現了對人民生活品質的追求和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考量。”據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主題對話跨越時空
活動伊始,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王玉梅,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徐明前,黃浦區副區長袁園、王濱,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姜復生共同開啓“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對話講壇系列活動。活動現場,還舉行了《遇鑑黃浦|外灘・老市府》新書發佈儀式,該書詳細記錄了外灘老市府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脈絡,爲人們瞭解老市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作爲本場活動的重頭戲之一,“微論壇”主題對話邀請了四位特邀嘉賓各抒己見:黃浦區地方誌辦公室、上海方誌講師團高級講師彭華帶領大家回顧了老市府大樓從建成到如今的百年曆程,展現了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要作用和文化價值;上海歷史博物館副館長、《上海市志·文博卷(1978—2010)》總纂、編纂室主任裘爭平分享了他在老市府大樓內的工作經歷和感想,從親身經歷的角度講述了老市府大樓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氛圍,讓聽衆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座建築的魅力;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中心歷保院副總建築師鄭寧對老市府大樓的更新思路和亮點進行了詳細介紹,闡述瞭如何在保護歷史建築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造,使其既保留原有風貌又滿足現代城市功能需求;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外灘老建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亦鋒則從老市府大樓的更新理念、定位與運營等角度,爲大家描繪了外灘·老市府的的美好藍圖與發展前景。
微旅行增強體驗
“微旅行”Citywalk環節別具特色。在設計師鄭寧老師的帶領下,來自市老幹部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的學生們參觀了外灘及老市府大樓。
“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們開闊了視野,還增強了對城市更新和歷史保護的意識。希望今後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未來也會努力發揮專業所長,積極爲上海的城市發展貢獻力量”,學生們意猶未盡,紛紛用手機紀錄這一美好時刻。
據瞭解,“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對話講壇系列活動第二場將走進徐匯濱江西岸,繼續探索上海城市更新的故事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