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產品銷售腰斬,A股“疫苗之王”麻煩了

一個很嚇人的事實:A股主要的疫苗公司加起來,市值不足2000多億。

遙想2021年的年中,僅僅智飛生物一家公司,市值就達到3500億。

僅僅4年不到的時間,疫苗產業從巔峰到谷底,泡沫破裂的殺傷力讓所有投資者不寒而慄。

作爲疫苗行業的龍頭老大,歷來有着A股“疫苗之王”名頭的智飛生物,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

從收入的角度來說,智飛生物已經連續6個季度呈現收入下滑的趨勢,而且最近3個季度連續虧損。

2024年年報,智飛生物的營業收入爲260.7億元,同比下降50.7%;歸母淨利潤爲20.2億元,同比下降75.0%。

這已經是多年來最爲嚴重的下滑,但是2025年的開局更加糟糕。

智飛生物2025年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收入23.74億元,同比下降79.16%,歸母淨利潤同比轉虧,淨虧損爲3.05億元。

昔日年利潤動輒超過100億的王者風範,已經蕩然無存。

核心原因在於,智飛生物的基石性產品、收入佔比超過90%的HPV疫苗,其黃金時代結束了,已經步入了銷量腰斬的衰退週期。

智飛生物在財報中解釋稱:公司主要產品受民衆接種意願下降、市場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市場推廣工作未達預期。

2024年,四價HPV疫苗全年批簽發量下降95.49%,九價HPV疫苗全年批簽發量下降14.80%。

截至2024年底,智飛生物存貨高達222.18億元,同比增長147.25%,達到了歷史最高值,這說明即使批簽發數量已經大幅減少,但是仍然有相當部分的疫苗沒有被實際售出。

昔日曾經需要抽籤才能搶到的9價HPV疫苗,如今竟然成爲了“滯銷商品”,相當一部分醫院已經實現了“即到即打”。

更爲嚴峻的是,國產9價HPV疫苗已經在路上了。

2024年8月,萬泰生物提交了其9價HPV疫苗的上市申請,這是第一家進入上市申請階段的國產9價HPV疫苗,後續還有若干家處於III期臨牀階段的後期。

可以預見,隨着多款國產競品的上市,智飛生物的9價HPV疫苗,面臨着收入進一步衰減的趨勢,2024年的收入腰斬,或許還不是最壞的時刻。

多年以來,因爲代理產品的收入佔比過高,智飛生物被市場詬病爲“二道販子”,但是截至到2024年底,這個局面並沒有好轉。

2024年,智飛生物的自主產品僅僅貢獻了4.53%的收入,收入總額爲11.82億,增長率也只有14%左右。

短時間內,智飛生物的自主產品,無論是絕對體量還是增長速度,都完全無法對衝代理的9價HPV疫苗收入銳減帶來的影響。

尋找下一個代理產品的大爆款,成爲智飛生物一個自然的思路。

2023年,智飛生物與GSK達成帶狀皰疹疫苗的代理,約定2024-2026年帶狀皰疹疫苗最低採購金額分別爲34.4億、68.8億、103.2億,三年合計206.4億元。

但2024年12月雙方簽署補充協議,將合作期延長至2034年,並將2024-2029年預測採購金額調整爲約216億元,年均採購額從68.8億元降至36億元。

以上調整,被市場普遍解讀爲:國內帶狀皰疹疫苗的市場,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

雖然智飛生物沒有公佈2024年帶狀皰疹疫苗的銷售金額,但是國內另一家疫苗公司百克生物的業績,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問題。

根據百克生物的財報信息,其帶狀皰疹疫苗2024年生產了89.86萬人份,但僅銷售了20.04萬人份,生產量同比減少33.5%的情況下,銷量同比下滑69.8%,庫存量激增79.97%。

對此,百克生物的解釋是:民衆對疾病危害及預防知識認知度低、疫苗接種意願低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減少。

要將帶狀皰疹疫苗打造成9價HPV疫苗那樣的現象級爆款產品,短期內可能並不現實。

在賺夠了代理產品的"easy money"之後,智飛生物需要儘快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突破口。

醫藥研究報告分享營

收集與分享全市場主流醫藥研究報告

每天僅需0.8元

暢享超過2000篇存量精選醫藥研究報告

每年新增額外5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