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大金會長蘇一仲 彩繪美好

在《觀自在》創作前蘇一仲雙手合十。 吳榮邦/攝影

《In Solitude 有無相生》入口是蘇一仲創作《點絳脣》巨幅立面。 吳榮邦/攝影

追尋美的夢想 70歲重新提筆

蘇一仲年幼熱愛繪畫,高中時期常利用午休練習素描,聯考時一度考慮報考師大美術系,雖最終選擇外交與經商之路,但對「美」的追尋從未停歇。2014年因機緣重新提筆展開創作,期間創作作品上千件,從傳統水墨、書法到水彩、壓克力,題材與材質橫跨廣泛,「彩繪世界、美好人生」。

蘇一仲認爲,藝術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影響企業經營思維。任何型式的品牌廣告溝通都像是藝術,他引用AIDA行銷法則(Attention、Interest、Desire、Action),必須先抓住注意力,掌握3B(Beauty美人、Baby幼兒、Beast動物)原則,再引發興趣與情感共鳴,最後推動爲行動,結合「八大藝術」靈感,把繪畫的色彩對比、音樂的節奏感、戲劇的張力等融入品牌溝通。他說,經營空調事業不只是賣冷冰冰的機器,而是透過廣告與形象,傳遞觸動人心的生活價值。「美能打動人心,企業與藝術一樣,都要帶來溫度與共鳴。」他的企業家歷練,使創作更具開放視野與廣闊見識,每幅創作都充滿生命力。

從茫然到豁然 發掘創作樂趣

蘇一仲創作靈感來自於他不墨守成規的性格,以及對新奇、挑戰甚至幽默議題的熱愛。他喜歡觀察日常,從旅行、閱讀到不同材質的嘗試,都成爲創作的泉源。像他有次在溪頭廣興紙寮偶然發現五彩紙,這種自帶紋理與色塊的紙張,迫使他放下精細筆觸,以更奔放的方式迴應紙性的「個性」。後來又挑戰瓦楞紙和彩色紙,不同紙材讓他在構圖、透視與色彩運用上都有新突破。對他而言,材料不只是工具,而是對話的對象。「創作的過程,從尋找題材的茫然,到發現idea的偶然,再到對談豁然而通、獲得具體形象的果然,茫然、偶然、豁然與果然的過程,那本身就是樂趣。」

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創作風格,蘇一仲給兩個答案:「要最好,你非變不可!」與「有無相生」。做到only one,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不只是人生哲學,也是他經營企業精髓與藝術創作信念。首次個展以《In Solitude 有無相生》爲題,其靈感來自《道德經》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在繪畫中,「有」是筆觸與色彩,「無」是留白與空間,兩者並非對立,而是彼此依存。真正的圓滿,不是單一極致,而是在矛盾中找到和諧。展覽作品傳達出:孤獨不是缺口,而是一種成全;喧囂不是干擾,而是一種對照。正如人生,在繁華與靜默之間,才能孕育真正的平衡與意境。

《吉相吉象》 圖/和泰大金提供

題材多元豐富 洞見生命本質

蘇一仲創作不受特定流派或風格拘束,而是自由發展出獨特的繪畫思維,他最愛的畫家是馬諦斯與常玉。這次精挑展出作品涵蓋文化與文學題材,如《五福臨門》、《採菊東籬》、《柿柿如意》,也有描繪親情、童趣的創作。疫情期間,他以《男人男人》、《女人女人》系列迴應全球氛圍,近年更熱中於描繪各國人物與風情。其中最特別是他對佛境的描繪,他強調,佛境不是作品的點綴,而是創作核心。「禪意寄予一花一草、山川大海、萬物生靈。」從《綠焰之書》到《孤城萬仞》,他以觀自在的慈悲凝視,將天地萬物化爲內心的安定與自在。

從企業家到藝術創作者,蘇一仲用畫筆實踐「創新」與「意境」兩條交織軸線,這正是藝術與人生交會之處,也是畫家探索的意義所在。對他而言,藝術與人生並非截然分開,而是互爲映照。

《過於喧囂的孤獨In Solitude》 圖/和泰大金提供

《In Solitude 有無相生》首次個展,蘇一仲希望觀者不僅能看見畫面中的色彩與留白,更能在有與無的交會中,體會生命的豐盛與矛盾,重新認識生命本質。

他期待這場展覽爲社會注入正能量,體會如同和泰大金企業共同願景中的「 創造美好人生、祥和社會」、你好我好大家好,他並引張忠謀之作:「常想一二」,鼓勵大家傳遞積極正向力量。

【展覽資訊】

In Solitude 有無相生‧蘇一仲藝術創作展

一場探索藝術創作與生命哲學的展覽,呈現蘇一仲的獨特視野與創作歷程

●展期|2025/09/23-10/12

●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8:00 週六、週日 13:00–18:00

●地點|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濟慶館(臺北市忠孝東路3段1號)

●交通|捷運忠孝新生站4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