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神擦肩而過,她用金牌擁抱 ”愛人”

以下是22歲的楊濱瑜,歷經生死之後的自述。

那天我睜開眼之後,發現自己還在擔架車上。我知道我是在騎自行車的訓練中摔傷了。我覺得我肯定是傷得很重,不然不會是這種搶救的陣勢。我動了動胳膊,發現能動啊,又動了動腿,腿也還在啊,那是傷到哪兒了呢?身旁穿梭的護士們好像在說“腦出血”……這不會是在說我吧?

我一扭頭,發現教練在,我衝他說了句‘how are you’。他吃驚地說:不是應該我問你‘how are you ’麼,你怎麼樣?我說‘我還好’,然後我就又昏了過去……

後來聽隊友們說,我摔出去後躺在地上抽搐、口吐白沫、囈語。之後就是昏迷,樣子非常嚇人。

那是一堂很普通的騎行訓練課。我們在玉溪基地訓練,每週都會有的騎行課。就在基地周圍的公路上,平常人也不多。但那天很蹊蹺,在一個大下坡的轉彎處,我隱約記得突然閃出一個小孩,爲了躲讓他,我和我的自行車就失控。那地方也沒有監控,所以到底怎麼回事我也無法確認。

我練體育這麼多年,很少受傷,也就是小時候玩兒輪滑摔過手腕。這一次,一堂普通的騎行課,我就直接摔進了ICU。

偶爾劇烈的頭痛會提示我,楊濱瑜你這次你麻煩了。其他的時間裡,就好像掉進了時間的裂縫裡,周圍異常安靜。

檢查結果顯示,我兩處骨折——顱骨骨折、乳突骨折;蛛網膜下出血,伴有腦水腫。這結果對於神經的傷害還未可知,也就是意味着這次受傷,即使我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仍可能導致我的運動能力受損甚至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會受影響,得提前退役了。

還容不得我想這麼多,3天之後,我就轉進了普通病房——我的小命保住啦,但腦水腫還沒有完全消,時不時還是會出現劇烈的頭痛或者頭暈。但是,我的腦海裡已經浮現出一個問題,就是我還能趕上今年的比賽麼?

2023年底要舉行全國冬運會,這四年一次的大賽是所有冬季運動員最重要的賽事之一。除此之外,11月還有短道世界盃,不知道我是不是還能趕上了。

但有一點我很確定地想清楚了,即使我回去比賽了,估計我也不是大家的對手了。重傷之後,即使還能趕上比賽,大家肯定不會再把我當做對手了。那一刻,7月開始國家隊集訓之前積蓄的所有壓力,瞬間都被釋放掉了。

我是2020年參加的青年冬奧會,後來我進了國家隊。但是在北京冬奧會選拔的時候,我被淘汰了。錯失在家門口的冬奧會,這個結果不算很意外,但那種失落無法言喻。之後我被質疑能力不行,整個人都有點頹了。那時候我開始和自己對話,要說服我自己,要專注眼前的事兒,要忘記壓力。那會兒使的招是,喚醒此前大家對我的讚美,對呀,一直以來我都是大家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我從小學什麼都學得挺好。很小的時候學跳舞有模有樣,後來去學打乒乓球,師從世界冠軍馮天薇的教練時亞洲。後來在乒乓球課下課回家的路上,偶遇輪滑,別的小朋友還在練習穿輪滑鞋怎麼站時,我已經可以滑行了。別人還在用小輪的時候,教練已經讓我爸媽給我買3000元一副的大輪了。聰明、滑感好,從一開始就是大多數教練對我的評價。怎麼到了頂尖水平的時候,我被懷疑了呢?我要重新喚醒一直以來大家對我的讚揚,我還是那個聰明的滑感好的小孩!

北京冬奧會後,我很快又通過選拔回到了國家隊,隨着米蘭週期的開始,隨着時間表上一站一站比賽的開始,壓力也再一次聚集在我心裡。

在病房裡,稍微能動動的時候,我就開始練習,從簡單的蹬腿開始,醫生都很意外我能恢復得這麼好。可能是運動員身體底子本來就好,加上年輕,代謝快,所以腦子裡的血塊被吸收得很快,不僅如此,我也沒有留下任何影響肢體運動功能的後遺症。唯一的問題是,左耳聽力下降了,那是因爲腦出血造成了耳膜穿孔。

身體上發生的奇蹟,我覺得是我的事業在召喚我,去繼續我的熱愛,完成我的使命。

我7月底受傷,9月中旬就回到了國家隊,回到了訓練場。隊友們見到我的時候沒有不吃驚的,傳聞中,我基本上已經掛了,就別說還能這麼快地回到隊裡來。

訓練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不僅能趕上年底的冬運會,連11月的世界盃我都可以參加,身體能承受的訓練量也出乎了我自己的意料,只要能練,我就不會浪費一分鐘。

亞冬會時隔9年再次回到我的家鄉哈爾濱,速度滑冰的場地正好就是我從小訓練的黑龍江省速滑館,在這裡比賽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連空氣都是小時候熟悉的味道。

站在這塊冰面上,腦子中突然閃過了母親當年那句期望:“還能拿個健將不?”那是我剛剛拿到一級運動員證書的時候,她希望我拿個健將證,好在考大學時加分;接着,又閃過了我重傷時母親那句:“只要我姑娘還有口氣就行”的心碎低語。如今,一切都回來了,甚至比曾經更好。賽場上的我不只是那個聰明、滑感好的孩子,更是經歷過生死考驗,依舊執着於熱愛、不服輸的楊濱瑜。

我拿到了金牌。站在領獎臺上,我想哭,也想笑,那時終於體會到“五味雜陳”的感受了。

手中的這塊金牌沉甸甸的,對我來說,它不僅象徵着勝利,更是一枚時間的刻印,鐫刻着我從ICU歸來的奇蹟,刻着我從跌落低谷到重回高峰的全部歷程。

最後,我把這枚金牌留在了家裡,留給了父母和哈爾濱。而我,要繼續奔赴下一個賽場了。

北京時間3月12日,楊濱瑜跟隨中國速度滑冰國家隊參加世錦賽,完成了冬奧會前的又一次練兵。在已經結束的世界盃分站賽上,楊濱瑜表現最好的是集體出發項目,在積分榜上她名列第三。而在世錦賽上,她取得了這個項目的第四,向米蘭冬奧會的獎牌發起有力衝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