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差66萬票過關!趙少康點3大關鍵 嗆民進黨「給臉不要臉」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823核三重啓公投結果出爐,同意票434萬張、不同意票151萬張,儘管同意票高出不同意票近283萬張,卻因未達500萬票門檻而宣告未通過。對此,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點出公投未過關的3大關鍵原因,並痛批民進黨「不要給臉不要臉」,若執政者執迷不悟,2026、2028的選舉恐將遭人民用選票教訓。
趙少康指出,同意票數佔投票權人總數的21.7%,比不同意票多出2.83倍,雖因投票率僅29.53%而未過關,但仍展現龐大的民意支持。他分析,此次核三延役公投沒有綁大選,大家又對民進黨沒有信心,認爲就算公投通過民進黨也還是不理,加上賴清德在公投前說出「安全是科學問題,公投不能決定核三重啓」的話潑冷水,是這次公投未過關的3大主因,不過依然有超過400萬人投下同意票,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相當不容易。
趙少康認爲,民進黨在公投制度推行初期,擔心參與率不足,要求公投綁大選;但當結果不利後,又改爲堅持公投須單獨舉行,這是「典型的賴皮性格」,本次公投若能與大選合併舉行,核三延役差距66萬票的缺口極可能被補上。
趙少康更點名民進黨兩大核心價值——「臺獨」與「反核」,前者將臺灣推向戰爭風險,後者導致供電不穩、電價高漲與臺電財務惡化,「民進黨口口聲聲愛臺灣,卻做的盡是害臺灣的事。」他強調,即使在屏東等綠營大票倉,同意票仍高於不同意票,足見反核政策已不再符合多數人民期待。
最後,他直言,434萬同意票已經是民衆「給民進黨的一個機會、一個臺階下」,若賴清德政府仍執迷不悟,「不要給臉不要臉,就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