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觀察】之四 一縷藥香越古今

大象新聞記者 張曉斐

在中醫藥強省建設中,河南持續在科技創新賦能、國際標準突破等領域發力,不斷提升“豫藥”品牌影響力,讓“豫藥”從道地藥材走向世界舞臺。

在河南羚銳製藥百億貼膏劑生產基地的智能化提取車間,監控系統實時捕捉300多項生產數據,以數字力量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有效、可控。

羚銳製藥副總經理 李磊 :中藥提取是中藥生產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只有保障前端質量的可靠,才能保障我們做出來的中藥產品的療效。藉助數智化系統控制,還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從中藥材提取到貼膏劑成型,智能化讓38道工序高效銜接,每分鐘就有1.1萬貼膏藥下線。以經典名方爲基礎,企業每年投入營業收入3%到5%的資金用於新藥研發,依託藥監部門開通的創新藥綠色通道,旗下 “兩隻老虎”“小羚羊”等品牌產品不斷升級迭代。

羚銳製藥副總經理 李磊:縮短了新藥研發的週期,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也不斷擴大。

目前,河南已經建成中藥智能車間15個,智能化賦能讓中藥生產實現了“經驗製藥”向“數字製藥”的轉型,併爲“豫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奠定基礎。

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管理處處長 王智明:去年以來,我們不僅指導和推動全省23個經典名方品種申報了中藥新藥,還持續建立河南省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產品標準的動態管理機制,持續提升“豫藥”品牌影響力。

標準決定質量,也是中藥走向世界的“通用語言”。在藥監部門的助推下,河南中藥材國際標準建設也實現了零的突破。河南太龍藥業聯合清華大學制定的“中醫藥—黃芩”國際標準,填補了河南在這方面的空白。

河南太龍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立壯:比如說黃芩的有效成分黃芩苷 從藥典的標準9.8% 提升到國際標準的12%。增強了我國中藥在國際草藥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預計未來三年海外銷售額將增長 30% 以上。

目前,河南已經建立覆蓋中藥材、飲片、成藥的全鏈條標準庫,144 家中藥製劑企業、135 家中藥飲片企業星羅棋佈,中藥單品種年銷售超億元的企業有25個。2025年,河南計劃培育規模以上中藥企業100家,中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 局長 田文才:持續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豫藥’品牌,推動更多 "豫藥" 特色品種走向全國、邁向世界,讓傳統中藥產品煥發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