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溫大旱農地裂成龜殼狀 農戶凌晨排隊取水澆地
▲河南全省旱情嚴重。(圖/翻攝微博,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華北華南近期暴雨成災,然而,位於地理中心的河南卻遭逢大旱,根據統計,7月以來該省平均氣溫達攝氏30.5度,較常年異常偏高3.2度,爲64年來同期最熱,其中,豫東高溫乾旱情況特別明顯,河南全省55%的站點存在重度及以上等級的氣象乾旱,駐馬店、周口和漯河等區域達到特旱等級。
《極目新聞》報導,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河南大部地區高溫悶熱天氣將持續至8月5日,6日至7日將迎來一次對流性降水過程,全省需高度防範高溫及可能出現的旱澇急轉帶來的多重風險。
開封杞縣宗店鄉的農戶張先生表示,最近這段時間,每天凌晨三四點就會帶上自家的水泵、水管等設備到機井口占位置排隊,「各家都要澆地,大家就排着隊,前面一家澆完了,機井空出來,後面一家再澆。」
河南周口太康縣王莊村的農戶李先生則是蹲在龜裂的田埂上,手裡握着把被曬得發白的碎土,腳邊的玉米苗蔫得像曬皺的草紙,葉尖捲成了小喇叭,這樣的情景,成爲近一個月來河南各地旱情的真實縮影。
一名玉米種植戶張先生透露,種了五六十畝玉米,只能依靠井水灌溉,「一天能澆三畝多一點地,都澆一遍的話得半個多月,目前還看不出作物是否減產,但井水灌溉近一個月已經產生兩千多元的電費,且無法將地澆透。」
數據顯示,河南是大陸全國第二大玉米主產區(2024年產量2800萬噸),7月正值玉米抽雄吐絲期,需水量佔全生育期40%,旱情造成的直接影響甚巨。大陸農業農村部調研顯示,河南全省玉米減產預計達20%至30%(約560萬-84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或超5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