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地發氣溫預警 習近平頂37度高溫考察洛陽名勝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前往洛陽考察。(圖/翻攝央視,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河南昨(19)日多地出現高溫天氣,共發出39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其中,林州以43.2℃刷新河南全省5月最高氣溫紀錄,安陽(42℃)、濟源(41.1℃)、滎陽(41.1℃)、鄭州(41℃),均打破當地5月最高氣溫紀錄。就在高溫襲擾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前往洛陽考察,探訪先進製造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及文旅產業發展。

《央視》報導,今(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明(2026)年我國將開始實施「十五五」規劃,目前,黨中央正在組織起草「十五五」規劃建議。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來看,此次考察意義深遠。

習近平洛陽考察首站前往始建於1954年的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洛軸),這也是大陸「一五」時期,156項重點項目中,在洛陽佈局的其中一項。

洛軸設有大陸軸承業唯一的一間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完備的軸承研發實驗平臺,包括軌道交通車輛軸承、重大裝備專用軸承等核心技術應用,產品涉及風力發電、軌道交通、汽車摩托車、礦山冶金、工程機械等領域。

先進製造業是習近平極爲看重的科技創新主戰場,他曾數次強調,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共中央也曾於2024年7月的二十大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羣,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習近平結束洛軸考察後便前往白馬寺和龍門石窟這兩座歷史文化遺產地標。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時期,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是全球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聚集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並於2000年11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外界分析,習近平此次考察河南洛陽,不僅是處在十四五進入十五五的關鍵時間點,也象徵河南在中部地區是大陸國家戰略重要的交匯地。習近平4月時表示,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