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10天內5次會面 強調了「同一件事」

何立峰10天內5次會面,強調了同一件事: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歡迎外資企業投資中國。(圖:shutterstock)

據《北京青年報》時政部旗下新媒體「政知見」梳理,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在北京會見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何立峰指出,中方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國際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分享發展機遇。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歡迎外資企業「投資中國」。

3月28日上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指出,中國事業舞臺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正是有利於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爲的投資目的地。」瑞·達利歐當時參加會見。

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是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資本流動日益頻繁的必然要求。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有助於提升A股市場的流動性,提高市場活躍度;能夠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穩定性;有利於提升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當前中國持續爲國際投資者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連日來,何立峰密集會見外資金融機構負責人,10天內至少5次面對面交流。何立峰均表示,歡迎來華投資興業,分享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

3月24日,何立峰在釣魚臺國賓館分別會見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美國城堡證券創始人格里芬;23日晚,何立峰會見知名跨國公司負責人,其中包括博楓等國際知名金融投資機構;22日,何立峰會見新加坡淡馬錫董事長林文興一行。

美國橋水基金是世界頭號對衝基金公司,瑞·達利歐一直是華爾街的傳奇人物。達利歐曾在1984年到訪中國,達利歐的兒子麥修也曾北京史家衚衕小學就讀。達利歐參與並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且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2016年,橋水中國成立,2021年橋水中國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百億,成爲境內規模最大的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

政知君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入開放,外資金融機構持續深化佈局對華投資。3月28日,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宣佈,中國證監會已對其成爲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唯一股東的事項准予備案。瑞銀將收購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瑞銀證券33%股權,將其持股比例從67%提升至100%。瑞銀證券將成爲中國資本市場第五家外資獨資券商。

稍早時,3月19日,法巴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展業。此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高盛(中國)證券、渣打證券(中國)已相繼完成獨資化。

此外,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富達等25家外資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相繼獲批,花旗銀行等5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託管資格,橋水等35家外商獨資或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備案。

外資金融機構何以加碼中國市場?一方面,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來自於龐大的市場和穩定的投資環境。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中國還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羣體,蘊含着巨大投資和消費潛力。

而且,中國長期保持政局穩定、社會安定,是世界公認的最安全國家之一。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嚴峻挑戰的國際經濟形勢背景下,中國爲全球經濟注入的「穩定性」顯得尤爲珍貴。

另一方面,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公佈一攬子政策,提振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投資價值的信心。去年11月,中國商務部、證監會等修訂發佈《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拓寬外資投資證券市場管道,鼓勵外資開展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今年發佈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到,要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加大對上市公司、境外基金和投資機構等的宣介力度,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

未來,中國將繼續拓展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持續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與更多外國投資者共享中國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