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父子嶽西徒步失聯22小時獲救
大皖新聞訊 “找到了!孩子沒事!”8月26日16時許,隨着一聲歡呼,在嶽西縣明堂山深處失聯22小時的合肥羅先生父子,被警民組成的搜救隊伍尋回。看着平安歸來的丈夫和孩子,何女士反覆向救援人員道謝:“多虧了你們,不然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父子徒步失聯
8月25日18時30分,嶽西縣公安局來榜派出所的報警電話急促響起。合肥市民何女士在電話中緊急求助:“我老公羅先生帶着10歲的兒子去嶽西和平鄉馱尖徒步,從中午至今電話一直關機,聯繫不上了!”
接警後,來榜派出所民警立即驅車趕往馱尖山腳下。經向當地農家樂老闆詢問得知,24日11時許,羅先生父子用餐時曾提及計劃從馱尖徒步穿越至明堂山,餐後便揹着揹包上山。馱尖到明堂山的路線多爲野路,山高林密,即使有經驗的登山者也容易迷路。此時父子二人已進山30餘小時,且山中夜間氣溫低,情況緊急。
民警當即沿着父子二人可能的行進路線展開搜尋,同時聯繫縣局特(巡)警大隊請求無人機支援。然而,馱尖山區灌木叢生、地形複雜,無人機盤旋搜索許久,未發現任何蹤跡。“他們大概率已經進入明堂山區域,得趕緊聯動周邊警力!”21時許,來榜派出所緊急聯繫河圖森林派出所,請求在明堂山方向同步開展搜救。
多方力量集結搜救
河圖森林派出所快速趕至明堂山。但此時夜幕已深,失聯區域山勢陡峭、荊棘密佈,手電筒的光線在密林中僅能照亮幾米遠,且隨時可能遭遇滑坡、迷路風險。“必須儘快擴大搜救力量!” 民警向河圖鎮黨委、政府彙報情況,請求協調有登山經驗的本地人員支援,同時與特(巡)警大隊無人機操作員溝通,嘗試通過熱成像功能搜尋人體信號。
然而,山林植被過於茂密,無人機熱成像多次受干擾,夜間搜救工作陷入僵局。民警與先期趕到的幾名鎮幹部、村民,手持砍刀清理路障,沿着疑似路線摸索前行,直至次日凌晨1時許,因山路溼滑、能見度極低,爲保障搜救人員安全,才暫時撤回山腳休整,等待天亮後再全力搜救。
8月26日清晨6時,天剛矇矇亮,搜救力量已集結完畢。“分五支小隊,按既定路線展開地毯式搜尋,注意留意生火痕跡、腳印等線索!” 隨着現場指揮一聲令下,五支小隊攜帶急救包、飲用水、乾糧,分別嚮明堂山不同區域挺進。
12時許,其中一支小隊在山林空地處發現一堆燃盡的灰燼。“肯定是他們留下的!昨晚在這裡過夜了!” 隊員們精神一振,加快搜尋速度。不料,一場暴雨驟然而至,原本崎嶇的山路瞬間變得泥濘溼滑,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前行,不少人的褲腿被荊棘劃破,鞋子也灌滿了泥漿,但沒有一人停下腳步。
16時許,其中一支隊伍在山林中發現了羅先生。但只見羅先生一人,未見孩子。“我讓他在前面山坡上等我,我想找路,結果自己繞暈了!” 羅先生說。根據羅先生指引,隊員們立即向山坡方向搜索,10分鐘後,在明堂山鍋鬥巖處找到了靜靜等候的小羅,孩子雖有些疲憊,但身體無礙。此時,所有人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據羅先生介紹,他們本想體驗徒步穿越的樂趣,卻因對路線不熟、手機沒電,在山中迷失方向。此次搜救,嶽西公安聯動當地鄉鎮政府、村民等多方力量,歷經22小時,跨越馱尖、明堂山兩座大山,在暴雨、複雜地形等多重考驗下,最終成功將失聯父子平安尋回。“羣衆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無論多難,我們都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生命。”參與搜救的河圖森林派出所民警王剛表示。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曹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