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推動特色產業集羣優化升級

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河北省邢臺市有44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羣,是全國重要的羊絨及羊絨製品集散地、童車生產基地、電線電纜生產基地、軸承產業集聚區,形成了“縣縣有集羣、個個有特色”的產業格局。

近年來,邢臺市持續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羣優化升級、做大做強,構建具有當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年營收超百億元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羣有22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4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9個。今年1月份至3月份,邢臺縣域特色產業集羣總營收達1392.3億元,同比增長8.5%。

技改提升效率

邢臺市臨西縣軸承零部件產業集羣是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近年來,該縣加強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進產品和技術迭代升級,引領上下游產業、關聯企業聚集發展。

作爲以生產挖掘機軸承起家的企業,邢臺中偉卓特液壓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4.5%至5.5%投入技術研發,相繼研發出上百種軸承,主導產品柱塞式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在國內細分市場的佔有率分別約爲40%、75%。“近幾年,公司獲得各項發明專利66項,技術提升顯著增強了產品競爭力。”該公司董事長助理師新華說。

邢臺聚焦縣域特色產業集羣發展短板,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2024年,該市財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長63.3%,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64.3%。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95.86億元,同比增長61.22%。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開展“技改投資倍增行動”,去年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3.1%。

清河縣是全國重要的羊絨原料加工集散地、羊絨紡紗基地和羊絨製品產銷基地,羊絨及製品集羣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近兩年,該縣引導企業加快傳統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羊絨生產全過程智能化水平。

在河北南冠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紡紗數字車間,長達百米的生產線僅有1名員工管護,紡紗設備生產線高效運作,自動化系統控溫控溼,梳毛機、細紗機、自動絡筒機相互配合。該公司副總經理郭子忠說:“車間智能化改造後,成本降低了20%,效率提高了25%左右。”

邢臺市還加強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工業設計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提高產業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全市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0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26家,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420家。2024年,該市縣域特色產業集羣內企業新增授權發明專利515件,同比增長12.69%;集羣內企業累計主導或參與制定修訂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261項,同比增長20.8%。

高效協同發展

龍頭企業是帶動集羣內中小企業貫通發展、向高而攀的重要驅動。邢臺市堅持龍頭企業引領,產業協同發展,按照“築基、提升、培優”梯次培育模式,構建縣級、省級、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羣三級梯度培育體系,累計培育“領跑者”企業79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67家、單項冠軍企業77家。

邢臺金天兒童用品有限公司是平鄉自行車(童車)產業集羣的龍頭企業。走進生產車間,焊接、噴漆、組裝,各項生產流程有序進行。“正在趕工的是我們研發生產的‘萌獸’系列童車。”該公司辦公室主任周旺說,該系列童車已進入北上廣深等城市高檔童車市場,單車售價超過1000元,年銷量突破10萬輛。

平鄉自行車(童車)產業集羣也是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自行車童車銷量約佔國內市場的50%、國際市場的40%。“我們通過培育引進龍頭企業,示範帶動集羣內企業提高質量標準,加快智改數轉,走品牌化發展道路,不斷提升產業集羣整體競爭力。”平鄉縣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輝說。

邢臺市還整合通用資源,在原料集採、關鍵設備、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物流貿易等方面引導集羣內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寧晉縣電線電纜產業集羣的龍頭企業發揮資金、技術、研發等優勢,建設各類共享平臺,推動集羣內關鍵工序、訂單、研發等要素共享,帶領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提質升級。該產業集羣2024年營收689億元,同比增長28.9%。

走進寧晉縣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車間,14條輻照生產線正爲多家企業特種線纜進行輻照加工。“輻照設備投資大、利用率低,之前不少中小企業因爲沒有設備,只能放棄特種線纜訂單,或者到外地進行輻照加工。”歐達新能源共享車間銷售經理趙合義說,集羣內的共享模式讓中小企業不出縣就完成輻照加工,輻照環節成本降低了30%以上。

“共享生態打破了企業資源壁壘,實現了高效協同發展。”邢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小企業科科長劉會芳說,目前,邢臺市共推動21個集羣的32家企業建設共享工廠或共享載體,參與共享企業利潤提升率平均達到10%左右。

優化營商環境

產業集羣聚厚成勢,離不開良好營商環境。邢臺市從企業需求出發,建立黨政機關與企業家座談、機關幹部下沉調研兩項常態化溝通工作機制,打造親商愛商好環境。

“今年以來,伴隨訂單增加,企業流動資金出現缺口。8000萬元的低息貸款僅半個月就到賬,解了燃眉之急。”寧晉縣亞星線纜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文栓說。

這筆投放是金融機構爲寧晉產業集羣定製推出的貸款產品。寧晉縣相關部門在此前走訪企業和園區時瞭解到,銀行給的貸款額度偏小,不能滿足一些企業發展需要。在與多個金融機構溝通協商後,爲集羣企業提供了更多適配性強的金融產品。

“爲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我們堅持政策引導與產品創新雙管齊下。”邢臺市政府辦公室協調和風險防控一科科長鬍振堃介紹,目前各大金融機構陸續推出“寧晉寧纜貸”“平鄉童車貸”“軸承貸”等針對縣域特色產業集羣的信貸產品,形成“一產業一品”的金融服務格局。

邢臺市高新區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園,重點吸引從深圳外溢來的電子信息生產線。園區建設還未完全竣工,先期已有部分企業入駐生產。“政府的真誠服務是我們選擇這裡的重要因素。”邢臺浩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祝瑞景說,企業於2023年搬遷到此,初期外派技術人員在邢臺面臨住房問題,園區專門提供了3公里範圍內的人才公寓,並配套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園區內的公共食堂解決了職工吃飯問題,附近增設的公交站點緩解了職工出行難題,園區組織的招聘活動解決了企業生產用人之需,如今企業運轉已步入正軌。

感受到邢臺良好的發展環境,衆多簽約入駐企業自發當起“紅娘”,主動引來近3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邢投資興業。截至2025年3月底,邢臺市經營主體總量達到97.90萬戶,同比增長5.33%。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