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獻縣:“行走的檢測設備”實現蔬菜“地頭自檢”
“我們的番茄都是在地頭自檢合格了才上市。”連日來,河北省獻縣建林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建林,忙着用試劑盒、試紙條檢測番茄是否有農藥殘留。
獻縣農業農村局聯合獻縣蔬菜產業協會啓動了“獻縣蔬菜 地頭自檢”質量提升工程。該工程在省、市、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指導下,將膠體金精準速測技術引入田間地頭,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向生產源頭延伸。
“太棒了,檢測合格。”隨着微信小程序檢測結果頁面展開,趙建林笑逐顏開。他操作的正是由北京壹拾智檢生物研發的試劑盒,這款產品採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最新技術。
“它主要用於以番茄爲代表的獻縣果蔬的農殘檢測,拿着試紙可以在田間任何地方快速開展檢測,高度集成的設計讓快檢不再受限於實驗室的環境,大大擴展了應用場景。”據獻縣蔬菜產業協會秘書長蔡軍介紹,農戶只需將檢測後的試紙條拍照,經微信小程序上傳至集成了圖像識別、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雲端系統,系統自動進行智能識別與判讀,並將檢測結果顯示在農戶手機上。
據瞭解,所有檢測數據將實時上傳至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自動生成檢測結果及承諾達標合格證,實現“一品一碼”全程可追溯。
目前,獻縣已組織15名種植戶開展了專項培訓,下一步將構建“以農帶農”的學習推廣模式,使該項檢測方式在全縣普及應用。(胡學敏、胡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