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藁城:電氣化賦能傳統宮面走向大市場
藁城宮面歷史源遠流長,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特產之一。近年來,藁城區實施宮面產業提升工程,通過生產流程電氣化改造升級等,既保證了手工宮面的味道,又彌補了手工宮面的產量不足,讓傳統宮面產業煥發新活動、走向全國大市場。
走進藁城區賈市莊鎮耿家莊村籍家宮麪食品廠生產車間,電氣化生產線上和麪機、切面機等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製作宮面。
“過去,我們都是純手工製作,每天只能生產1噸宮面。現在,我們通過工藝裝備創新,引進了電氣化生產設備,每天可以生產4噸宮面。宮面口感好、質量優,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籍家宮麪食品廠負責人籍永彪說。
耿家莊村有740戶人家,其中有400多戶是宮面生產戶。近年來,該村宮面製作企業和家庭作坊陸續對傳統制作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引進電氣化生產設備,用電需求持續增長。
爲保障客戶用電可靠,當地供電部門爲該村新建變壓器3臺,新增變電容量2400千伏安,改造10千伏線路2.3千米,滿足了該村宮面加工用電需求。
“藁地優麥磨細粉,千揉百拽始做成,勁道滑爽耐久煮,中空細絲任針行。”藁城宮面距今有1500多年曆史,生產過程包括和麪、開條、盤條、上軸、分面等十幾道工序,製作好的宮面擁有細勻空心、色澤油亮、耐火不糟、回鍋不爛、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等鮮明特色。藁城宮面製作技藝於2013年入選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藁城區宮面協會常務副會長、非遺傳承人嚴成敏介紹,現在宮面製作手工技藝與電氣化生產融合,和麪、開條等步驟都實現了電氣自動化。這樣製作出來的宮面,深受消費者喜愛。
眼下正是新麥上市的季節,也是小麥深加工企業最爲繁忙的時節。在藁城區,各個宮面加工企業正晝夜不停地加班生產宮面,以滿足市場的訂單需求。
“我們成立服務隊,建立‘每月一走訪、每週一排查’服務機制,定期上門瞭解客房用電需求,安排服務隊隊員上門服務,檢查宮面生產車間用電設備運行情況,保障宮面加工安全用電。”國網石家莊市藁城區供電公司總經理馮文水說。
截至目前,藁城宮面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的生產體系,培育出規模化宮面生產企業14家,年產量達1.6萬噸,產值2億元以上,從業人員超萬人,助農致富增收、帶動鄉村振興。(郝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