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超級大墓堪比慈禧地宮 一器物顯「王者風範」推測是安祿山墓
▲河北保定曲陽的田莊大墓被認爲正是「安史之亂」始作俑者安祿山之墓。(圖/翻攝微博)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中國文化傳承千年以上,要精確的研究複雜多變的朝代更迭及生活文化,歷朝歷代達官貴人或是士紳貴族的墓葬及陪葬物,成爲重要的考據證明。位於河北曲陽的田莊大墓在2011年被發現已經有多次被盜的痕跡,因其形制十分罕見,內部擁有華麗的壁畫及石像,規模堪比慈禧或乾隆墓,被認爲就是唐朝「安史之亂」的締造者安祿山之墓。
▲田莊大墓內的蓮花狀排列結構。(圖/翻攝微博)
田莊大墓是一座帶長斜坡墓道的大型磚室墓,全長66公尺,地宮由前庭、耳室、甬道、前室、後室及側室組成,前室呈八邊形,左右對稱分佈四個側室;後室呈弧方近圓形,東西各有一個側室,墓室總數多達12個,形狀宛如盛開的蓮花,結構非常特別,是中原地區少見的墓葬模式。
根據田莊大墓形制、斗拱結構、壁畫風格以及出土文物綜合判斷,建造時代應爲唐末至五代,墓主人推測至少是一名具有強大實力的藩鎮節度使。
對於墓主人的猜測,有「大燕」皇帝安祿山、安祿山義子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張忠志)、義武軍節度使張孝忠、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等。然而,考古專家經過多年的考據,證據往往指向其正是安祿山之墓。
▲田莊大墓墓室。(圖/翻攝微博)
認爲是安祿山之墓的專家主要透過墓室內的壁畫,找出幾點有力證明。其一,壁畫上有類似儀仗隊的出現,在當時能使用儀仗隊者,勢必是站在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少部分人,同時,壁畫中的人物頭戴襥頭,有深邃的眼窩並留起落腮鬍,具有濃濃的「胡風」氣息。
▲儀鍠是古代皇帝出巡時,儀仗隊手持的禮器之一。(示意圖/翻攝微博)
此外,墓室中還取出一件罕見的器物「儀鍠」,這是一柄外觀近似於斧頭狀的禮器,只有在皇帝出巡時,纔可以使用,應是建墓時,唐宣宗所賜,再加上整塊漢白玉雕琢的棺槨,並非尋常王公貴族能駕馭,需得皇帝的允准方能使用。因此,專家紛紛把目光投向,曾在唐朝一舉搗破京師洛陽,短暫稱帝的安祿山。
然而,部分考古專家卻對此推測抱持懷疑的態度。由於安祿山在稱帝后一年便被心腹大將嚴莊、兒子安慶緒及貼身太監李豬兒殺害,在這樣兵燹混亂的時代,很難想像有辦法將其從洛陽送至曲陽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