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雨水迴堵花田釀百萬災損 農水署彰管處併案改善兩灌排

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在永靖鄉進行湳港舊圳分線灌溉水路改善工程,對溝底清淤。圖/農水署彰化管理處提供

彰化縣兩天前傍晚下大雨,永靖鄉浮圳中排五的水位又高漲,回堵到上游田尾鄉,造成沿線的新興村、福田等村農田再度淹水,農民氣得跳腳,要求改善水路;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今勘查,將與湳港舊圳分線灌溉水路改善工程併案評估改善。

田尾鄉蕭姓、張姓等多名農民表示,永靖鄉浮圳村大排路旁的浮圳中排五,40年前配合農地重劃工程,排水寬度縮減爲現今規模,與湳港舊圳分線交界處建造成道路代替橋樑,道路護岸水泥版距離溝底約1公尺,原本高度可以,但近年經常暴雨,水位升高幾乎滿溢到大排路,被道路護岸水泥版擋住的大水根本來不及渲泄,回堵到上游田尾鄉的新興村等村造成農田淹水。

新興村黃姓農民種植面積約8分地的菊花,7月丹娜絲颱風時暴雨,浮圳中排五的水流倒灌漫溢到他田裡,含苞待放的菊花全遭水淹,損失約百萬元。黃姓農民說,下游的水泥版若不升高,大量雨水倒灌連同垃圾流進花田,花卉就沒救。

張姓等農民指出,因渠道設計老舊,水泥版已妨礙水流,必須升高,湳港舊圳分線灌溉水路的箱涵也要升高加大,以便灌溉水與浮圳中排五的水交匯能順暢排水,避免重演淹水災害,此外,兩條灌排交會處的道路最好改成橋樑,橋樑厚度不如道路,橋底升高就能免除路基太低阻礙底下排水。

農水署彰化管理處今與新興村長蒲創結會勘後表示,農民反映的浮圳中排五,是1971年間水利署辦理農田排水設計標準規劃所施設的梯型砌石斷面渠道,丹娜絲豪雨當地最大時雨量達153毫米,超出排水系統設計標準,導致周遭農田淹水,退水後,彰管處立即啓動清淤開口契約,調派暗渠專用的大型高壓衝淤機具和人員清除暗渠內淤積土砂,儘速恢復原有斷面來確保排水暢通。

農水署彰化管理處說,農水路箱涵斷面不足的部分,經查箱涵與目前施工中的湳港舊圳分線灌溉水路改善工程橫交,上下共存,因此將併案評估改善暗渠改,採工法克服或底版共構等堅固且易於後續清淤的設計,以提高防護能力,降低淤砂阻塞洪流而溢淹風險。

彰化縣永靖鄉大排路浮圳中排五、湳港舊圳分線灌溉水路的相交處建造道路,農民要求改爲橋樑。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田尾鄉蕭姓等鄉民反映永靖鄉大排路浮圳中排五的道路護岸水泥板太低妨礙水流。記者簡慧珍/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