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報,馬上就報” 爲這樣的“破例” 點贊

5月13日,#小夥爲救同學職教高考語文缺考#衝上熱搜,引發關注。《錢塘快評》第一時間發表評論《高考缺考人生“滿分”:人的生命高於一切》。

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佈公告迴應相關情況稱:2025年5月10日上午,我省春季高考知識考試開考。當天早上,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考生薑某在與同學乘車赴考點途中,因搶救並護送突發心梗的同學就醫耽誤參加首場語文考試。當地教育招生考試單位和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覈實情況屬實。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將按照規定程序啓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某參加考試。

見義勇爲,往往意味着承擔高風險。怎麼體現對好心的呵護,對結果的包容?這份“破例”的公告給姜昭鵬吃下定心丸。善良之人,得以善良之報,相信任何一個網友,讀到這份公告,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網友們紛紛留言“特事特辦,體現政策的溫情和社會的導向,不讓見義勇爲者寒心。”“這纔是政策該有的溫度”。

好人好報,馬上就報,這也是加強正能量的疊加效益和傳播力量。爲何要“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就是希望對“好人好事”的尊崇和禮遇,變成一顆顆德與善的種子,種入千千萬萬人的心中,成長爲全社會的善意與德行。一個人追求道德的生活,人生就會更有意義;一個社會尊崇道德的風尚,社會就會更有力量。

當然,如何在制度層面釋放更大的善意,讓善良人敢爲願爲,需要相應的機制保障。爲好人好事撐腰,是良法善治的題中應有之義。比如,《民法典》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再以杭州爲例,2012年以來,杭州先後出臺了《杭州市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40多個規範性文件,2016年杭州又出臺了《杭州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去年,杭州制定《杭州市道德先進典型關愛禮遇實施辦法(試行)》,在落戶、醫療、養老、子女教育、公共服務等方面健全完善對道德先進典型的禮遇優待。如此,爲好人撐腰,就是呵護見義勇爲、守護社會良善。

現代社會,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爲好人善行撐腰,用行動守護正義與善良,我們的世界終究會因爲我們的正義與善良而變得更加美好。

杭州日報記者 評論員 鄭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