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 濟州島民中風死亡率低 海女「基因變異」潛水血壓不飆升
濟州島人的遣傳基因變異,讓海女潛水時,血壓不會上升太多。(圖/取自網路)
文/編譯田思怡
人類對付心血管疾病的秘訣,可能掌握在南韓濟州島的「海女」身上?研究人員發現,濟州島人的遣傳基因變異,讓幾百年來以潛水採集食物爲生的「海女」,能不戴氧氣筒潛入海面下十多公尺,血壓也不會上升太多,連懷孕和剛生產完幾天的海女都可潛水,而這種基因變異有助於研發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
研究一小羣人的特性,有助於研發新藥物。例如,用來降低壞膽固醇的PCSK9抑制劑,就是研究人員在研究法國一個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家族時發現的。
濟州島的「海女」是在17世紀爲了填補男性勞力短缺而出現的特殊行業,女性潛入海中採集海藻、鮑魚和其他海產,因其獨特的傳統在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盛頓郵報」報導,海女這一行已經式微,現今大多數海女已60、70多歲,甚至80多歲。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海女有物競天擇的進化優勢,濟州島人的遣傳基因變異,讓海女潛水時,血壓不會上升太多。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上。
理論上,對濟州島人基因變異的瞭解,有助於研發預防中風和其他因高血壓引起的疾病藥物。
帶領這項研究的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梅麗莎.伊拉多(Melissa Ilardo)解釋,「潛水時氧氣不足,血管會產生複雜變化,以維護重要器官。但在潛水時維護器官安全的短期好處,卻可能導致未來的併發症。不過,進化似乎找到了平衡,一種基因變異也許不僅能在潛水員摒住呼吸時保護他們,也能維護他們日後的健康。」
研究人員在海女身上發現兩種基因變異。一種是從幾百年前開始的基因變異,影響所有濟州島人的基因,不管是否潛水,這種基因變異使潛水時的血壓不會升太高。這種變異據信也保護潛水的孕婦免於罹患子癲前症,這種懷孕併發症可能很嚴重,甚至致命。
另一種基因變異只出現在海女身上,來自於訓練,在潛水時讓心跳速度變慢。伊拉多解釋,「潛水時,每次心跳都會把更多氧氧輸送到細胞,一般來說是好事。但沒有氧氣進來時,你就想要讓心跳速度變慢。」
濟州島人是南韓中風死亡率最低的社羣之一,島民悠久的潛水史是可能的原因,但尚無定論。濟州島每10萬人中約有24人因中風死亡,美國則爲37人。
伊拉多和其他研究人員也研究了印尼巴瑤人(Bajau)的男性和女性潛水員,發現他們因演化而有較大的脾臟,也許有助於他們在水下能憋氣更久。其他科學家也發現西藏人進化了,能在氧氣稀薄的高緯度生活。
濟州島的「海女」在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美聯社)
以潛水採集食物爲生的「海女」,能不戴氧氣筒潛入海面下十多公尺。(圖/路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