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搞笑諾貝爾獎「發人深省」 黑白條紋防叮咬、蝙蝠醉了會茫飛

日本研究團隊在黑毛和牛身上噴上白色條紋,牛隻遭吸血廄螫蠅等害蟲叮咬的機率降低近50%。(圖/美聯社)

文/陳韻涵輯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18日在美國麻州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舉行頒獎典禮,本屆主題爲「消化」(Digestion),10個類別的獎項分別頒給「讓人會心一笑,隨即發人省思」的研究主題,如蜥蜴偏好的披薩口味、會吸血的「廄螫蠅」不會叮咬塗有斑馬紋的黑毛和牛、蝙蝠「酒後茫飛」等。

這場由「科學幽默年鑑」(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的盛會延續幽默與思辯風格,今年邁入第35屆,頒獎典禮依循射紙飛機的傳統,首演「胃腸病學者的困境」(The Plight of the Gastroenterologist)迷你歌劇,講述胃腸病學者、病患,以及消化與消化不良的故事。

頒獎人致詞限時24秒,確保獲獎人發表既簡短又妙趣橫生的感言,造福講者與聽衆,同時維護典禮進行的流暢性。以往會由一名8歲的甜普小姐(Miss Sweetie Poo)把關,當講者發言超時,她就會站到講臺旁邊不斷大喊:「別再說了,我覺得好無聊」,直到講者結束髮言。今年,甜普小姐「因故缺席」,由一名壯碩的中年男子披着粉紅小圍裙「變裝」,吶喊「請停止,我覺得好無聊」。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通常在真正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s)得主揭曉前幾周舉行,並由正牌諾貝爾獎得主頒發獎項,或代爲發表得獎感言。本屆搞笑諾貝爾獎的獎品是手工製作的人體胃部模型,隨附一包紀念版溼紙巾。往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會獲得一張面額10兆元的辛巴威幣紙鈔,但主辦單位表示,由於該紙幣在收藏界的價值水漲船高,購買該紙鈔的成本太高,所以改送溼紙巾。10兆元辛巴威幣看似價值不匪,實則因辛巴威嚴重通膨而不再流通,僅具紀念價值。

本屆搞笑諾貝爾獎的獎品是手工製作的人體胃部模型,隨附一包紀念版溼紙巾。(圖/美聯社)

●文學獎 記錄指甲生長 35年不綴

已故美國內科醫師比恩(William B. Bean)花費35年時間,堅持不懈地記錄並分析自己指甲的生長速度而獲獎,他細膩的紀錄成爲往後研究人體日常變化的獨特案例。

●心理學獎 讚美如何影響他人心態

波蘭、澳洲與加拿大學者探討「當你告訴自戀者(或任何人),他們很聰明時,會發生什麼事」,藉此揭示讚美如何影響被讚美者的心理狀態。

●營養獎 彩虹鬣蜥 愛4起司披薩

奈及利亞、西非國家多哥(Togo)、義大利與法國組成的跨國團隊發現,彩虹鬣蜥(Agama agama)偏愛含有4種起司的披薩,顯示動物飲食偏好與人類飲食習慣竟有相似之處。

發現動物對食物也有偏好,拿下營養獎。(圖/美聯社)

●兒科獎 吃大蒜 是否影響哺乳

美國研究員茱莉葉‧曼內拉(Julie Mennella)與比徹姆(Gary Beauchamp)分析哺乳母親食用大蒜後親喂嬰兒時,嬰兒的感官反應,凸顯母親的飲食會直接影響嬰兒的味覺體驗。

●生物學獎 黑牛塗白紋 降低被叮咬

日本研究團隊發現,如果在黑毛和牛身上貼膠帶,並用水性塗料噴上白色條紋,可降低牛隻遭吸血廄螫蠅等害蟲叮咬的機率近50%。此研究靈感來自斑馬,斑馬身上黑白相間的條紋,已證實能夠僞裝和欺騙掠食動物的眼睛之外,也具備避免蠅類叮咬的功效。

不過,研究團隊坦言,若要大規模推動這個爲牛趨蠅的方法,在實務層面可能有困難。團隊表示,接下來的研究是要開發效果更持久的塗料,並找到可以輕鬆爲牛隻塗上斑馬紋的簡單方法。

●化學獎 吃鐵氟龍 能否有飽腹感

美國與以色列研究團隊測試「攝取」鐵氟龍(Teflon)能否增加食物體積、產生飽腹感,卻不增加熱量。這項實驗被譽爲「飲食控制的奇思妙想」,但沒有人會真的「吃」鐵氟龍。

鐵氟龍的學名爲聚四氟乙烯(PTFE),經常用作不沾鍋的塗層,一般情況下無毒,但在加熱到特定高溫後會釋出有毒物質,可能被人體吸入或混入食物中。

●和平獎 飲酒或可提高外語能力

來自荷蘭、英國與德國的研究團隊證實,「飲酒有時能提高一個人說外語的能力」,揭示酒精在社羣互動中微妙的助力。

●航空獎 喝醉的蝙蝠 飛行會遲緩

來自哥倫比亞、以色列、阿根廷、德國、英國、義大利、美國與葡萄牙等國的跨國團隊,研究酒精對蝙蝠飛行與回聲定位的影響。結果顯示,蝙蝠在酒精攝入後會出現「飛行遲緩、定位不清」的現象,宛如人類喝醉酒的狀態。

研究蝙蝠的哥倫比亞學者桑切斯(Francisco Sánchez)帶着一隻黑色的蝙蝠玩偶上臺致詞,他解釋,蝙蝠其實不喜歡吃腐爛的水果,因爲發酵水果會釋出高濃度的酒精。研究人員強迫蝙蝠吃發酵水果,結果發現蝙蝠的飛行和回聲定位能力明顯受到影響,「就像人類喝多了會動作遲緩、口齒不清」。

●物理學獎 研究義大利麪物理特性

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與奧地利科學家共同探討義大利麪醬汁的物理特性,尤其是不討喜的「結塊」的相變(phase transition,指物質狀態變化)。研究人員在頒獎典禮現場限量發送一小杯義大利麪給觀衆享用,讓拿到餐點的人得以實際感受實驗成果。

●工程設計獎 臭鞋如何影響鞋架使用

印度學者庫馬爾(Vikash Kumar)與米塔爾(Sarthak Mittal)從工程角度分析「臭鞋如何影響鞋架的使用體驗」。

●番外篇/把充滿未知的科學 淺顯易懂告訴孩子

獲得生物學獎的日本農業和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研究員兒島朋貴(Tomoki Kojima)代表致詞時說:「在我提出實驗構想時就希望能夠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我的夢想,難以置信,真的難以置信!」兒島發言時,一旁穿着黑衣的夥伴手持廄螫蠅道具立牌,數度干擾兒島發言,並以廄螫蠅手指偶假裝咬他,讓兒島躲避之餘也發出假裝被叮咬疼痛的狀聲詞,逗得觀衆開懷大笑。

兒島事後接受日本新聞臺「NHK」訪問時說:「我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科學那種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樂趣,讓孩子們也能感受到。」

日本研究團隊迄今已連續19年抱回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官方直播除了英文外,也只有日文翻譯版本。

射紙飛機開幕是搞笑諾貝爾獎的傳統。(圖/美聯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