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吃素變身分認同?年輕世代掀風潮 植物奶成時髦素食
法國的「素食營養午餐-全國實驗」,希望全國各高中小學校,每週都能提供「至少一餐『素食料理』」。 (圖/法新社)
文/中央社
疫情前,吃素在巴黎曾是一種激進選擇,代表環保意識的覺醒。尤其在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全球氣候罷課運動後,巴黎開始掀起「高中生吃素」風潮。
世界報(Le Monde)校園特刊指出,吃素已成爲年輕世代身分認同的重要符號,尤其家庭社會地位較高者最爲顯著。在2018年時,法國農業和海洋產品機構(FranceAgriMer)以4個歐洲代表國家爲樣本,約12%的18-23歲年輕人爲素食者,而55歲以上的素食者僅2%。
在法國,年輕素食者認爲吃素能減少森林砍伐、降低溫室效應與用水量。他們成功說服父母、甚至祖父母一起吃素,並影響弟妹仿效學習。在2018年素食人口已上升至全國人口的5.2%,對比1998年僅2%。
疫情後,素食變得普及且容易取得。連鎖超市Franprix設置沙拉吧,吸引習慣輕食的上班族;法國國鐵推出以蔬食爲主食、肉食爲配角的火車便當;咖啡店裡的植物奶則成爲最時髦的素食。
2023年起,雖然有植物性替代肉品如「仿真牛排」、「仿真香腸」等陸續上架,但因口味不佳,銷量下滑11%。相較之下,不需模仿肉味的開胃蔬菜小餅乾,反而更受歡迎,吸引業者投資研發純植物性產品。
其中,各式各樣的「植物奶」是最熱銷的素食商品。巴黎人報(Le Parisien)統計,2024年已有20%法國人選用燕麥奶替代牛奶,因其口感濃郁適合搭配拿鐵,且製程比牛奶減少一半以上的碳排放量。
法國的「素食營養午餐-全國實驗」,希望全國各高中小學校,每週都能提供「至少一餐『素食料理』」。 (圖/法新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