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與糖科學研究 遺憾告終

生物界的三大分子核酸、蛋白質及糖分子中,糖分子所扮演的角色是最不被瞭解的。主要是因爲缺乏研究糖分子的工具,雖然已知糖分子與細胞的發育、分化、病毒及細菌之感染、癌細胞的擴散,及很多細胞間或細胞內訊息的傳遞皆有關聯,但真正的機制仍不很清楚。

這是讓翁啓惠一直醉心於該研究的動能,也是吸引張念慈的原因,後來張念慈與尹衍樑主導潤泰集團創立浩鼎,技轉史隆-凱特琳癌症紀念中心醫院(MSKCC)的新藥開發案。

由於MSKCC之前已分別針對複發性攝護腺癌及轉移性乳癌進行adagloxad simolenin的一期臨牀試驗,結果顯示adagloxad simolenin相當安全,並能有效刺激免疫反應對抗癌症細胞。臺灣浩鼎亦延續乳癌研究,進行第二期試驗,從而發現免疫反應與延長存活期相關。

後來浩鼎利用翁啓惠的一鍋法和酵素技術合成Globo H,將原本複雜的上百道製程,簡化爲4道製程,這是翁啓惠最大的貢獻,也是未來Globo H有機會再度受到重視的原因,只是很可惜,因爲浩鼎將聚焦ADCs,短期內臺灣新藥產業可能不會再投入資源。

美國學名藥天王陳志明認爲,臺灣發展新藥太辛苦,以過去的軌跡來看,也不是很成功,主要是臺灣市場太小,也欠缺人才,法規、資金也不足,投資人和資本市場干擾也不少,未來要如何發展可以在美國和世界發光的新藥,還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和大環境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