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曾稱 美指控我研製核武 無中生有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回憶錄談及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事件。圖爲張憲義2017年以視訊方式受訪。(本報資料照片)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回憶錄談及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事件時表示,中華民國有製造核武的能力,但絕不生產核武是國策,其實張憲義也瞭解這些情況,美國如有懷疑,可以透過正常管道查詢,中央情報局(CIA)不值得主導張憲義叛逃事件,傷害我國與CIA多年合作友誼。郝也指出,美國曾說臺灣在九鵬基地有小型試爆,是無中生有的事。

張憲義叛逃前任職中科院一所(核研所)副所長,於1988年1月間,棄職赴美。張憲義先讓妻子及3個孩子到日本度假,再由CIA安排,由高雄小港機場搭機出境。

張憲義叛逃案發生之際,中科院院長系由參謀總長郝柏村兼任,調查告一段落後,郝柏村自請免兼院長一職,由當時副參謀總長葉昌桐上將兼任。叛逃案爆發後,軍方隨即發佈通緝令,並多次清查中科院在美官員的背景。

郝柏村於回憶錄指出,中科院未察覺張憲義是CIA潛伏人員,張是本省人,當初提拔爲核研所副所長,有栽培之意。郝說,美政府指控我研製核武,對我政府言,是無中生有的禍事。

張憲義被CIA接到美國,再與家人會合,有新身分、新住處、新工作,張亦極其低調,其妻洪美鳳說,她對張憲義的雙面人生活懵然不知,只談過他有可能接受一份在美國的工作。

2017年,張憲義通緝滿30年,結束通緝後,張即在美出書,以接受學者訪談方式爲自己叛國行爲辯白。

張憲義當年叛逃,一度被認爲是政府在美方壓力下,默許其出境,但軍方一再強調事前不知情,確定張憲義叛逃,隨即發佈通緝令。據瞭解,張憲義懷疑自己替CIA工作的身分已曝光,走得相當匆忙。

事實上,張憲義交給美方的情報,僅是證明臺灣已有製造核武的能力,但臺灣並未做核武,所以張也不會有正在進行製造核武的情報。前總統蔣經國生前曾強調,臺灣「有能力,但不會製造核武」,蔣總統既然會說「有能力」,自然是有依據,而張憲義交給美方的情報,僅是臺灣「有能力」研製核武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