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央行打臉賴清德?中經院長還原全文「有談匯率」:不知美國想怎樣?
韓國央行日前疑似暗示「美國對亞洲國家施壓,要求貨幣升值」。圖爲美國總統川普。(圖/美聯社)
昨傳出韓國央行行長日前坦承「美國對亞洲國家施壓,要求貨幣升值」,被視爲打臉賴清德總統、央行總裁楊金龍所強調的「美國沒要求臺幣升值」、「與美國談判沒提匯率」等言,網友也大讚韓國央行「敢言」。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6日也隨即在臉書上表示,經中經院內部懂韓文的同仁協助翻譯與比對後,發現媒體的報導標題與原文內容有出入。
連賢明6日在臉書上引用原始內容,韓國央行並未直接指控美方,而是說明美國近期確實與包括「韓國、日本、臺灣、馬來西亞」在內的亞洲國家討論匯率議題,但同時也強調,目前仍不清楚美方究竟有何具體要求,相關細節仍在溝通中,幾周內情勢纔可能更清楚。這與媒體直接指稱「美國施壓」的說法有明顯落差。
連賢明進一步指出,這項報導之所以不合理,除了與原文不符,也缺乏邏輯上的一致。他認爲,如果真如報導所說,美國已對亞洲各國施壓,那韓國央行不可能還在「不確定美國想要強勢還是弱勢美元」的階段。此外,他也提到,目前臺幣升值速度與幅度最爲顯著,若亞洲各國都接獲相同訊息,不太可能只有臺灣反應劇烈,而日本等其他國家則沒有相應變化。
他也質疑,若臺美之間真的達成升值默契,臺灣央行理應有足夠信心進場干預市場,不至於顯得手足無措。從近期表現來看,反倒與以往中央銀行的果斷風格不符。再者,在美國剛實施新一波關稅之際,川普政府本已憂心可能帶動通膨,此時要求亞洲貨幣升值,反而會推高進口價格,與壓制通膨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馳。
最後,連賢明也指出,韓國政局目前正處於真空狀態,不僅代理總統請辭,連代理的代理人也卸任。在這樣缺乏高層決策權的情況下,韓國央行不太可能冒然對外公開指責美國,因爲一旦引發報復,沒有人能夠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