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者不忍了!喊「半導體學臺灣」纔有救 痛揭1大問題
臺灣以臺積電爲首發展出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成爲韓國學者建議產業界學習的方向。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以臺積電爲首發展出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成爲韓國學者建議產業界學習的方向,韓國過去以記憶體爲中心的生態鏈,極容易受到三星的狀態衝擊,應該發展以生態系爲中心的新戰略,從IC設計、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一網打盡。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半導體產業學會會長、光雲大學半導體系統工程學教授申鉉哲認爲,雖然三星與SK海力士仍強勢,但半導體產業出現結構性的危機,過往的成功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缺乏引領整個生態系統的晶圓代工廠,使得IC設計與後端廠商成長緩慢。
申鉉哲喊話借鏡臺灣的成功案例,「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的均衡投資,臺灣在各個半導體領域都培育出優秀的企業,成爲全球半導體的中心,如果強力扶植晶圓代工廠,無晶圓廠公司就能放心找到能夠量產的合作伙伴,後端也會跟着壯大。」
申鉉哲建議,應該要繼續支持三星晶圓代工,爭取與臺積電競爭的機會,且不能放過如DB HiTek這樣逐漸被弱化的中小型晶圓代工廠。除此之外,申鉉哲也提到培養半導體人才的問題,薪資差距使工學院的招生輸給醫學院。
申鉉哲表示,「在美國,工程師可以拿到股票獎勵獲得與醫生相當的薪酬,但在韓國,除了工資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激勵措施。優秀人才涌向醫學院、牙醫和藥學系,連首爾大學工學院研究所也招生不足,最終可能導致其他學校的工學院研究所像骨牌一樣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