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一季度營收猛增42倍,淨利3.55億元,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4月18日,國產AI芯片廠商寒武紀(688256)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11億元,同比暴增4230.22%,接近去年全年營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55億元,上年同期爲虧損2.27億元,實現扭虧爲盈,這也是寒武紀連續第二季度實現盈利。

寒武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報告期內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由於營收出現大幅增長,從而使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由負轉正。

第一財季,寒武紀研發投入增長38.33%;公司應收賬款爲8.07億元,前一季度爲3.05億元;預付款項爲9.73億元,前一季度爲7.74億元;公司存貨爲27.6億元,前一季度爲17.7億元,環比增長56%。公司在手貨幣資金6.5億元。

同一日,寒武紀發佈了2024年全年業績。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4億元,同比增長65.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4.52億元,上年同期爲淨虧損8.48億元,虧損額有所減少;經營現金流淨額爲-16.18億元,同比下降171.7%;寒武紀解釋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上年同期減少10.2億元,主要是期內經營性採購支出增加所致。

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寒武紀營業收入爲9.89億元,同比上升75.5%;歸母淨利潤爲2.72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4071萬元成功扭虧,這也是寒武紀實現首個季度盈利。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迎來增長,以大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核心技術突破推動產業進入新紀元,從而也使得對算力的需求顯著上升。

寒武紀表示,報告期內依託於智能芯片產品及其配套軟件平臺的技術領先優勢,公司產品持續在互聯網、運營商、金融等多個重點行業應用場景落地,公司產品在軟件平臺易用性、大規模商業場景部署的穩定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普適性均通過了客戶嚴苛環境的驗證,獲得了行業客戶的廣泛認可,體現了公司產品的技術領先優勢。在交通領域,公司成功參與多地車路雲一體化項目、智慧停車、智慧高速等業務,助力交通數字信息化發展。在軌道行業,公司在智慧貨檢、語音購票等方面與關鍵客戶展開深入合作,推進鐵路服務智能化升級。

寒武紀2024財年公司研發投入1.07億元, 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爲91.30%。目前,公司擁有741人的研發團隊,佔員工總人數的75.61%,78.95%以上的研發技術人員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寒武紀表示,公司的新一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和指令集正在研發中。在軟件方面,公司對基礎軟件系統平臺也進行了優化和迭代。公司持續推進訓練軟件平臺的研發和改進,以客戶需求爲牽引新增功能和通用性支持,並大力推進大模型業務的支持和優化。同時,公司推理軟件平臺在大模型適配、開源生態建設及易用性優化、大模型推理解決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在智能芯片領域,寒武紀能提供雲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 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件。 自2016年3月成立以來, 公司先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智能處理器;基於思元100、思元270、思元290芯片和思元370的雲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基於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由於去年業績開始反轉,寒武紀全年股價漲幅接近4倍。截至4月18日收盤,寒武紀報收669.54元,微跌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