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先鬆口氣 新臺幣續挫 收盤站回29.3元價位

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歐盟擬聯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共抗川普關稅,使關稅戰火一觸即發,全球市場避險情緒轉揚,美元指數一度升破98,亞幣持續承壓,新臺幣兌美元匯率15日跟貶,終場重返29.3元價位之上,收29.302元、貶0.6分,匯價連二黑,且創7月1日以來逾兩週新低,總成交量15.505億美元。

隨日圓、韓元重挫,隨外資持續匯出,新臺幣15日開盤即走貶,早盤貶破29.3元價位,盤中最低觸及29.382元。匯銀預期,短線新臺幣突破29.3元后,近期匯價緊貼5日線緩貶,最快本週可站回29.5元關卡。

匯銀主管分析,新臺幣15日續貶,但盤中先貶後升、終場收黑,開盤隨外資及投信匯出,加上本土銀行也進場買貨,早盤一度逼近29.4元,但10點後出口商進場拋匯,一度讓匯價翻揚,但終場央行小幅調節,最終新臺幣貶值作收。

近期新臺幣維持緩貶格局,近八個交易日有七個交易日走貶,減緩出口商壓力。匯銀主管指出,近期亞幣走貶,雖然每天貶幅不大,但大致沿着5日線貶回去,若以技術線型觀察,每日維持緩貶格局,應會緩慢往29.9元價位測試,但短線盤中賣壓不少,應不會到此價位,先測試29.5元關卡爲主。

匯銀主管分析,近期已沒有恐慌性賣壓,在央行各項措施之下,市場已明顯趨穩,出口商都是正常拋匯爲主,近期反而有點惜售氛圍,由於關稅談判未出爐,廠商難免先觀望一下很正常,而外資慢慢匯出,新臺幣本週內就有機會收在29.5元上方。

而觀察1個月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折價幅度,目前已縮窄至150點左右,相較先前已大幅收斂,而2、3個月期也分別縮小爲340、530點左右,顯示在央行穩匯奏效後,市場對新臺幣升值預期已幾乎消失,大致已沒有看升的預期。

市場近期主要留意關稅談判結果。外匯交易員指出,若最終稅率不讓市場意外,股市持穩、新臺幣匯價將延續平穩整理,而稅率若壓在20%以內,外資熱錢迴流,也不排除帶動新臺幣走升,但因稅率談判還有一段時間,時間應不會過度反應,等最終結果出爐,纔有下一波明確走勢。

另一方面,交易員認爲,除了關稅談判結果,稍晚美國將公佈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通膨數據將影響美國聯準會決策方向,美元指數如何反應,將牽動短線非美幣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