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手癢脫皮反覆發作 醫曝7大加重地雷

▲「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溼疹,容易反覆發作。(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溼疹,容易反覆發作。對此,中醫師也列出「7大加重因素」,包括「情緒壓力、環境溼熱」等,建議日常仍要維持睡眠充足、少喝咖啡因、運動,室內也可使用除溼機幫助溼度降低。

中醫師莊可鈞指出,「汗皰疹」女性好發約爲20幾歲,男性約45歲,家族通常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常發生在手掌、手指側面或腳掌,發作前會有中到強度的搔癢,後出現對稱性水泡,水泡會突然破裂,隨着病情變化,皮膚會呈現環狀脫屑,之後會出現紅色乾裂的水泡結痂,約在1至3周內慢慢消退。

而「汗皰疹」也容易反覆發生,日常生活中也會有許多加重因素。包括「情緒壓力」、「生活作息不規律」、「環境溼熱(季節交替)」、「接觸化學藥劑、清潔劑、香精、染髮劑」、「有過敏原(金屬耳環及眼鏡、香料過敏)」、「多汗」、「戴手套密封」等7因素。

莊可鈞說,中醫會依照病症進程治療,但日常也建議維持睡眠充足、運動,另外也建議患者要少喝咖啡因、濃茶,因爲咖啡因會刺激手腳汗,有過敏體質者,要選擇不易過敏成分飾品,食物過敏者則要儘量吃原型食物,避免炸辣烤甜食及加工食品,平時室內可以開除溼降低溼度。